編者按:奧運開幕前一周,“798”、“草場地”、“宋莊”近百家展覽集體開展,99藝術網(wǎng)特別跟隨《當代美術家》主編,著名策展人俞可來到“798”,沿著俞可的看展路線,推薦幾場藝術達人必看的展覽。特別是有意思的是俞可在現(xiàn)場對藝術家,展覽,畫廊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精彩點評,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有趣有用的資訊。
奧運來了,798展覽盛況空前
俞可:奧運會之前,我當時統(tǒng)計有大概50個以上的展覽。我覺得有這么多的展覽,在全世界面臨各種危機包括經(jīng)濟危機、政治危機的今天,在中國有這么多的展覽同時開幕,這在全世界應該是絕無僅有,這是一次盛況。它說明了當代藝術還不是泡沫化的景象,至于未來怎么樣我確實不敢說,但目前來說不是前一階段大家很擔憂的并且都在討論的話題“是不是當代藝術呈現(xiàn)泡沫化的趨勢”。
99藝術網(wǎng):現(xiàn)在的現(xiàn)象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并不存在嗎?
俞可:也不能這么說,和2007年做一個橫向比較,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藝術的市場不會永遠都是奇跡化的,對比也是一個問題。另外,整體來講,從當代藝術的市場和實驗,他們這些人和藝術家還是要尋求更大的受眾,爭取更多的受眾面。為什么在奧運會期間前來做這個事情,舉辦這么多展覽,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人們還是和全球接軌。因為奧運是全球化的體育盛會,人們還是想通過這次體育盛會展現(xiàn)當代藝術,和全球的關心文化和體育的人都在這個時候來關注,甚至有一些達官顯貴,來這個地方,難道不是體現(xiàn)出了當代藝術的重要性。
第三點,我覺得中國當代藝術仍然還在尋求被國際承認的問題。當代藝術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包括藝術市場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在國際上像一個大國一樣占據(jù)一席之地,這是當下藝術家要思考的 問題。 正是基于這幾點,有這么多的展覽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佩斯畫廊對中國畫廊建構(gòu)和借鑒提供了很好的樣板
99藝術網(wǎng):在“798”所有展覽當中,最值得大家關注應該是國際畫廊巨鱷佩斯的入住,以及他們盛大的開館展。我所了解到的,他們展覽展出的作品都是國際一流大腕的作品,比如說日本的藝術家村上龍,并且收藏了中國的張曉剛和張恒的作品。您對佩斯畫廊入住中國的舉動,特別是中國當代市場會帶來什么影響?
俞可:我覺得可以對中國畫廊建構(gòu)和借鑒提供了很好的樣板,應該從這個角度來講。因為中國畫廊歷史不長,對于藝術、對于市場,都屬于一種建構(gòu)階段,有一個非常專業(yè)性的畫廊,來到中國肯定會對中國畫廊未來發(fā)展提供一個借鑒的樣板。這一點非常好。我覺得佩斯畫廊肯定對于中國當代藝術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
99藝術網(wǎng):您覺得佩斯畫廊是一個國際性的,有自己成熟模式的畫廊,對于中國本土的畫廊來說有那些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俞可:我覺得是專業(yè)化的態(tài)度,佩斯的工作人員,從他的穿著打扮、舉止言談,都有別于國內(nèi)很多的畫廊。特別是畫廊里作品和空間的關系,他這次開展更多是針對奧運會開展,盡管在這種比較倉促、比較短的時間里,對于空間的認識和作品懸掛的擺放還是很到位,給我們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借鑒。這也讓我們認識到,如何和國際接軌,如何和國際進行平等交流,我們把中國當代藝術置于什么樣的平臺,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產(chǎn)生什么樣的交流,達成什么樣的平臺,無疑作出一個示范。中國畫廊最大的問題,更多是畫廊中的程序問題,對待藝術家作品的認識問題,你怎么能夠在全球化的語境里面搭建一個國際性的交流平臺問題。怎么和藝術家建立一種合理、科學、有策略的共謀,這是中國畫廊確實要思考的。
對于空間的認識,我覺得中國畫廊在資金容量方面有一些難度,其實對于空間的處理上,包括你一些常規(guī)的活動中國畫廊沒有多大的問題。
紅星畫廊:“極端現(xiàn)實主義”張大力
俞可:對于王度的展覽和張大力的展覽,我覺得今天對實驗性的藝術做一個非常準確的中肯的點評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實驗性當代藝術實驗這么多年,到現(xiàn)在仍然面臨很多問題,我們在解讀作品的時候,我們常常找不到解讀的方式。
總體來講,我覺得張大力還是一個延用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藝術家,只不過這種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和過去的現(xiàn)實主義,文革時期的現(xiàn)實主義和文革以后的現(xiàn)實主義,以及后來我們說的現(xiàn)實主義有一定的區(qū)別。
他區(qū)別首先在于,面對社會中的問題時顯得比較理性,他不像過去這樣依附在什么樣的巢穴里面,一定要做這方面的努力。他想通過這些問題提醒大家找出一個答案,或者說他只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角度,提供一些思考。
99藝術網(wǎng):呈現(xiàn)一種更理性的引導?
俞可:對。第二,他這種現(xiàn)實主義顯得比較包容。他不像過去這種站在一種對立面或者是極端的立場才提出問題。如果說“極端現(xiàn)實主義”這個單詞是否合適,我覺得今天來講,因為極端現(xiàn)實主義在字典里面是沒有的,但是它的區(qū)別于以前的現(xiàn)實主義,這是很明顯的。他仍然沒有逃離現(xiàn)實主義的巢穴,這是肯定的。張大力以前是海外藝術家,他回國比較早,這一點他和王度不一樣,他從早期的涂鴉到今天的《風馬旗》、中期的《第二歷史》,都是在中國現(xiàn)實場景里面不斷的尋找問題的藝術家。這種“尋找問題”,他給中國整個文化進程和藝術實驗提供一個很好的角度。這方面我覺得,他和很多的海外藝術家不一樣,很多海外藝術家會受雇于西方的文化影響或者是西方的思考,而不是面對自己國家,感覺更西化一些。張大力盡管有西方化的背景,但是,他是在中國找問題的藝術家,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背景,造就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造就不同的問題,我覺得他能夠很好在中國本土環(huán)境中尋找問題的藝術家。
我覺得現(xiàn)實主義仍然是中國非常主流的藝術樣式,我們試圖想改變它,但是并沒有多大的改變?,F(xiàn)實主義這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風格樣式,也不用很牽強的去改。張大力的作品,只要這個國家有問題,他去關注,他通過這種具象的藝術樣式去表達。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覺得這種樣式和風格可以被改變,他也可以通過隱喻的方式、象征的方式。張大力的方式在現(xiàn)實主義的理解點上比較極端,我稱之為“極端現(xiàn)實主義”。我是從表面看到的,并沒有對他進行深入的研究,這種“極端”的單詞是否成立,這應該是留給今后的美術史家。但是這點是可以肯定的,他肯定不會像我們今天的藝術實驗很多作品那樣,使觀眾顯得茫然。張大力對于觀眾有一種親切感,有一種似曾相識思考東西的主點,這一點是張大力作品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另外,張大力的藝術里面,也有裝置藝術,這種類型作品如何構(gòu)成視覺的影響力和沖擊力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也提供了很好的實驗方向。
我們怎么把這種具象的現(xiàn)實,有問題的東西,把它真正意識上和今天的文化產(chǎn)生一種有機聯(lián)系,今天我們的受眾產(chǎn)生一種親密感觸,比起我們對于問題的思考和中介媒材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今天的實驗當中,我們常常對于材料,對于時尚,對于大眾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但是我們對于中國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越來越顯得疏離。他在新聞媒體里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藝術實驗里面這一點是大家今天已經(jīng)漸漸淡忘的話題。因為很多藝術家利用意識形態(tài),利用過去歷史典型性的圖像來做文章。這里面有很明顯的感覺是功利主義的色彩,不是找問題而是迎合西方,給西方一個中國式的圖像方式,這里面還帶一點后殖民文化的特征。但是張大力的作品就顯出明顯的差異,他不是為了一個圖像討好買家,他實實在在比較珍惜自己的文化體驗和社會生活體驗,找到藝術家提出問題的出發(fā)點。同時,我覺得這方面基本代表了藝術家的責任感和良心。他這種實驗應該是值得研究的典范。說到當代藝術的實驗很重要的部分,應該去尋找問題。這一點很對應恩委佐在第十一屆卡賽爾文獻展所闡釋的主題,“我們不應該尋求生活中那種簡單的表面所謂美的東西,藝術應該揭示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我覺得他是對應這一類問題的藝術家,比如說戰(zhàn)爭問題、社會問題,他是屬于這一類的藝術家。
這次到“798”看到展覽,我很高興看到,還是有很多藝術家在從事藝術實驗。因為在常規(guī)的大家對于“798”的歷史的記憶當中,大家覺得“798”是實驗性的現(xiàn)場,所以說這個實驗性的開展受到大家的關注,這個現(xiàn)場開始轉(zhuǎn)變,轉(zhuǎn)變?yōu)樗囆g品的賣場。不是說賣場就不好,這個性質(zhì)有所轉(zhuǎn)換。這種轉(zhuǎn)換過程中,大家在全國廣為流傳,認為“798”是賣藝術商品的地方。所以,我覺得王度的展覽和張大力的展覽說明“798”仍然傳承著比較有意識、有理想的藝術實驗,他無疑對于“798”未來和中國當代未來還是提供比較好的現(xiàn)場,我主要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是說有賣場就不好,但是我覺得實驗藝術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把過去的藝術實驗對今天做一個總結(jié),把它拿到藝術市場來販賣,顯然不是很明智的,因為我們今天不管有藝術現(xiàn)象還是文化的現(xiàn)象,我們中國今天在全球化的進程當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們通過中國文化作出什么樣的思考,這肯定是藝術家要做的工作。
唐人當代藝術中心:王度是一個比較西方化的藝術家
99藝術網(wǎng):我們看唐人當代藝術中心主推是王度的個展,王度本身的作品極具視覺沖擊力,您點評一下這個展覽。
俞可:我覺得王度的展覽這一點很好,就是選擇了唐人藝術中心。首先唐人對于空間的改變是唐人畫廊非常值得贊賞的事,他每次對于空間有一個獨特的角度,早期做了很多藝術家的個案都努力改變空間,注意和觀眾、作品之間的關系,這一點唐人做得不錯,這次又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藝術家,找到了王度,并作出一個很好的范例。
第二,唐人作為一個畫廊,堅持做實驗性展覽,還就一些文化現(xiàn)象有自己的視覺呈現(xiàn)方式,找一種角度,這也是非常好的。王度本身在法國是有影響的中國藝術家,他的作品極具視覺沖擊力和影響力,他常常令人震撼。
但是王度給我總體感覺還是一個比較西方化的藝術家,他和張大力還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在哪一點上,他還有一些西方人對于藝術的體驗和對待藝術的態(tài)度,包括對于材料的認識,我覺得比較西化。當然不是西化就不好,這是一種區(qū)別。
張大力更像一個本土藝術家,盡管在西方待過很久,這是他們兩個人很明顯的差異。
我覺得在視覺影響方面和聽覺影響方面,王度的展覽還是給大陸本土藝術家可以借鑒的,我覺得“快餐”涵蓋面是非常廣的,可以是信息上、文化上牽扯的問題就多了。王度的作品給了每一個人不同的思考角度,你要對他做一個非常準確的看法,從他的策展和前言的更多是自己的解釋。我覺得有他很明顯的優(yōu)點,他跟每一個參觀者一種不同的思考高度,這是展覽很大的優(yōu)點,對于視覺和聽覺上給中國藝術家提供一個借鑒機會。
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程昕東是個很浪漫的人
俞可: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正在展出的是高嶺策展的《當代藝術紅光亮》,也是個很擁有意思的展覽。程昕東是法籍華裔的年輕藝術策展人,東西方氣質(zhì)兼?zhèn)?,是一個很有品味和浪漫的人。畫廊的空間都是由他本人親自參與設計改建,清朗、簡潔、現(xiàn)代,是完美主義的體現(xiàn),也是極少主義的空間藝術。程昕東其實更像一個文化大使,將中國當代藝術品推向國際,同時將西方優(yōu)秀藝術家與藝術品介紹回中國,是中西文化藝術的使者。這次高嶺策展的《當代藝術紅光亮》,從色彩和造型的感覺上講,這里面有一些很強烈的東西。王廣義,岳敏君的作品都很經(jīng)典,這個展覽他更多的是在總結(jié),是帶有藝術史性的展覽,是帶有回顧性和總結(jié)性的展覽。它是從藝術批評的角度重新提煉1990年到今天,18年來中國當代藝術中一個重要的現(xiàn)象。
俞可:這么多的展覽我們只能選擇性的看。不能說這些展覽是最好的展覽,至少在我有限的視線里面覺得這幾個展覽是很不錯的展覽。這些展覽讓我覺得,今天“798”的藝術仍然在做實驗性的東西,藝術家仍然孜孜不倦追求當下文化呈現(xiàn)的問題和話題。
99藝術網(wǎng):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事兒,就是現(xiàn)在2008北京奧運到來,對于中國各個方面帶來巨大的影響,您個人認為,對于藝術領域會帶來什么樣的作用和影響?
俞可: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為什么突然之間,這么多的展覽開展。我們通過奧運的活動獲得一些好處。我剛才講的希望和國際接軌產(chǎn)生更大的經(jīng)濟效應?!?98”比過去裝扮的好多了,這是奧運帶來的一些直接影響。重要的是奧運以后,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作出這樣的判斷顯然不是很明智的,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經(jīng)濟學家問到問題的時候,他們都顯得比較茫然,他們不能作出一個中肯的回答。今天的能源危機、經(jīng)濟危機、次貸危機,都是顯而易見的,國際整個的經(jīng)濟狀況不是很好,在這個時候,奧運會以后,中國面臨這么多問題以后,還在未來發(fā)展對于當代藝術產(chǎn)生什么影響,或者是積極或者是消極。至少從搞藝術這個比較狹窄圈子的人沒有多大的判斷力。
結(jié)束語:
俞可:這么多的展覽我們只能選擇性的看。不能說這個展覽是最好的展覽,至少在我有限的視線里面覺得這幾個展覽是很不錯的展覽。
99藝術網(wǎng):謝謝俞可老師。
【編輯: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