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向京:只有專注才會成就你

來源:北方網(wǎng)  2012-09-14

雕塑家向京紅火了很多年,她似乎也成為了女性藝術家的代表,一個時常能被提到的名字。而我們所知道的向京也與“女性”這個詞息息相關,因為她的作品本身塑造了很多大膽的女性藝術形象。因為這樣,她成為“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獲獎藝術家之一。最近,向京又與丈夫瞿廣慈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聯(lián)袂舉辦了一個“雙個展”,展覽的名字叫“這個世界會好嗎?”

藝術家總讓人有難以琢磨的感覺,但向京卻很樂于剖析自己。

雕塑是不經(jīng)意的選擇

相比于很多藝術家最近樂于跨界合作,向京的“專一性”就明顯多了,似乎除了雕塑和偶然的攝影之外,她很少玩別的花樣。“其實我的心態(tài)很開放,我確實只是對藝術感興趣,但用什么方式我沒特別執(zhí)著。只是因為雕塑太花時間了,太費事,一不小心就弄了很多年,這并不是我的本意。”向京說,“我的愛好很廣泛,只是時間有限,我沒更多精力觸及其他領域,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全力以赴,把這一點點做得稍微像樣些。”

之所以會走上雕塑這條路,對向京來說也不是最初的設想,只是偶然。“你明白中國的教育體制,并不是你想一定要怎樣就能怎樣。但偶然中有必然,是各個選擇就把人推向這條路,這就是人生的形態(tài)。”向京說,當時,她第一年沒有考上版畫系,后面就學了雕塑,“那時我根本沒想過以后會干雕塑這一行。”

女性身份曾讓自己困惑

向京的作品表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女性形象,很多人認為她或許有很強的女性情結,或說少女意向,向京說自己其實根本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藝術是一面鏡子,我是創(chuàng)作者,但站在你面前時,你看到的其實就是你自己了。有人曾說我的作品看起來憂郁或恐怖,其實我真沒這個意思,但他們讀出來了,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有。”

不過讓向京曾經(jīng)感到困惑的問題還真有,就是性別問題了。

“我從小就在想,為什么人還分男女,難以釋懷了好久,后來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遇到這樣的糾結。這是個事實,無論喜歡與否都得接受。我不喜歡身為一個女人,把這樣的命題放到作品中,也是自己慢慢釋然的過程。作為藝術家很好,有這樣的表達方式。”對于女性這個話題,一直能讓向京思考許久,甚至對于這次獲得馬爹利非凡藝術人家的大獎,也讓她有不少感慨,“我觀察過,這個獎每年4個人里一定有一位女性和一個外國人,這是老外評獎的慣性思考。我覺得現(xiàn)在女性藝術家真的非常少,有一些做了10年左右也慢慢淡出了。這真的跟我們的價值觀有關系,可能她們認為家庭幸福是更重要的訴求,總得去回歸。”

能夠堅持在雕塑這行,而且一直打算做下去,這讓向京感到非常幸運。“如果你一直單身,一直沒結婚、或一直沒孩子,可能被很多人一直憐憫,其實這就是因為我們價值觀單一,我們每個人應該都能選擇自己想要的部分。”向京說,“我覺得對女性的生存形態(tài)應該更寬容些,她們的生活形態(tài)也能更多元化。我期待更多優(yōu)秀女藝術家可以堅持下來。”

專注度才是藝術家的根本

藝術和商業(yè)之間如何權衡?這個問題一直以來讓藝術家為難。但向京認為,藝術家的首要關注點必須是作品。

“人的思維特別重要,有時做事能不能達到一個高度,和專注度有關。對藝術家來說,創(chuàng)作才是本職工作,應該全力以赴放在工作上。而且我們老覺得時間不夠,如果還要去想其它事,太難了。”這是向京非常明確的觀點,“如果藝術是一個生態(tài),作品放到市場上有一個商業(yè)鏈,你要把自己定位在最初生產(chǎn)者的角色。沒有好產(chǎn)品就沒有后續(xù)的一切,否則你也根本管不過來,而且一定會出錯。更何況,藝術的價值往往在未來體現(xiàn),甚至是藝術家身后的事,你根本想不過來。”

“現(xiàn)在有些孩子一畢業(yè)就不找工作,沒有感受到太多體制的局限。我們那年代不同。”雖然剛出道時特別苦,畢業(yè)了要找工作養(yǎng)自己,但向京說自己特別幸運,遇到了好時代。“我是2007年才辭職成為自由職業(yè)者。我覺得這個時代已經(jīng)給藝術家生存很大的寬容了。”向京說自己曾經(jīng)老想著什么材料貴或便宜,但現(xiàn)在肯定只考慮怎么做更好。“我不是被市場左右的人,做藝術的初衷一定是喜歡,不是因為想要發(fā)財,因為掙錢的事很多,靠藝術可不容易。能做喜歡的事還能養(yǎng)活自己是最幸運的。對我來說,你必須專注,這種專注才會成就你,好作品就是硬道理。”她說。

 


【編輯:趙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