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北京匡時2014秋拍精品賞析——鈞窯仰鐘式花盆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4-11-19


Lot 3603明初 鈞窯仰鐘式花盆 來源:SWORTH COLLECTION


局部圖

“鈞窯,宋初禹州所造…胎質(zhì)細,性堅,其體略重。釉具五色,渾厚濃潤,有兔絲紋…鈞窯之天青色者,肆人呼為月白,蓋仿柴之雨過天青也…花盆以鈞窯為最佳,其座謂之盆奩,有圓者,有海棠式者,有六角者,近則折足磨邊,亦珍逾拱璧,蓋鈞之可貴極也”(選自《飲流齋說瓷》)。鈞窯瓷器是貢御宮廷陳設(shè)用瓷的重要品種之一,因其名貴,稀有,被歷代皇室所珍視,秘藏宮中。本件仰鐘式花盆為鈞窯名品,其口微外撇,深腹,圈足,造型古樸典雅。其內(nèi)外皆施天藍色的窯變釉,如雨過天青,其間局部略泛紫色,絢爛萬千。其口沿及足邊釉薄處呈醬色,底部施醬釉,開五孔,以做盆植滲水之用。

鈞窯之珍,盛于它釉色的變幻,更貴于它身世的顯赫。官鈞瓷器的生產(chǎn),受到宮廷的嚴格控制,其產(chǎn)品經(jīng)過反復(fù)的挑選之后,合格者才可送往宮中,落選者砸碎后就地深埋,不準流散民間,故鈞瓷精品歷朝歷代深居宮中,世代輾轉(zhuǎn)相傳,這也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官鈞瓷器之中,類如本品的花盆及盆奩傳世具有一定的數(shù)量,據(jù)考,政和七年,徽宗令人于皇宮內(nèi)城東北部的上清菉宮之東,仿余杭鳳凰山之地勢,人工堆起一座高山,后稱“艮岳”,舉國之力,于各地搜羅各類珍貴花竹奇石會聚于此,此類花盆或為其時放置奇花異草所用。

此類鈞窯花盆之斷代,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尚存明初與北宋之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鈞窯天藍釉仰鐘花盆”與本件拍品形制相同,在《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兩宋瓷器(上)》中將其定為“宋”,而在其后出版的《鈞瓷雅集》中定為“元~明初”,相似的例子亦見于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藏品。香港蘇富比2008年春拍樂山堂專場中2508號封面拍品之釉色、造型與本品最為接近,其年代定為“明15世紀初”,可做參照。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紅藍相間的釉色在中國陶瓷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篇章,為世人所傳唱。此件花盆造型簡潔優(yōu)雅,釉色內(nèi)蘊變幻,將鈞瓷窯變之美展現(xiàn)淋漓,亦是對中國陶瓷“天、地、人合一”的藝術(shù)精髓的完美詮釋。


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藏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

參閱:《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兩宋瓷器(上)》,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2年12月,頁27,圖23;

《鈞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鈞窯瓷器薈萃》,故宮出版社,2013年10月,頁248,圖108;

《CHINESE CERAMICS》,Thames&Hudson,2006年,頁151,圖237;

蘇富比香港,2008年4月11日,Lot2508(封面拍品);

《中國名陶展》,大冢巧藝社,1992年,頁51,圖39。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