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價在舊首飾中最貴
如果要問,現(xiàn)今的拍賣市場上還有哪類產(chǎn)品沒有迅速回暖?懷舊類珠寶必然是答案之一。在上周佳士得倫敦珠寶拍賣會與本周蘇富比巴黎拍賣會上,包括鉆石、紅藍寶石、金銀制品在內的眾多老珠寶首飾,價格并沒有明顯回升;祖母綠、珠寶盒的成交比較活躍。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正是因為低價易求,普通藏家不妨從中淘金。
其實,所謂的懷舊類珠寶并非一個專業(yè)名詞,而是泛指被人使用過的舊款珠寶首飾,既包含有了歐美宮廷貴族上世紀初期使用過的高檔珠寶,也包括近幾十年市井平民階層廣泛使用的首飾。
祖母綠舊首飾:1萬到5萬美元成交
雖然大型秋拍會上很少見到祖母綠首飾,但小型拍賣會上,祖母綠首飾充當了主角,多以1萬到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是所有懷舊首飾中成交價格較貴的品種。其中,佳士得11月倫敦珠寶拍賣會上,一枚重量為5克拉、橢圓切割的鑲白鉆祖母綠戒指,以47571美元成交。而另一只重量為2.8克拉、長方切割的祖母綠吊墜以17544美元成交。
比較起當代制作的祖母綠首飾,該類首飾的價格并不見得貴,在歐美零售市場里,重量在三四克拉的祖母綠新品也需要兩三萬美元才可以買到。
拍賣行介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戰(zhàn)爭時期,歐美國家一度時髦佩戴祖母綠首飾,綠色象征著和平健康,那個年代各大珠寶品牌出產(chǎn)了大量的類似產(chǎn)品,以表明反戰(zhàn)情緒,而今拍賣會上活躍的多數(shù)就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品。其具備人文價值,而本身又是世界五大寶石之一,價值不菲,應是懷舊首飾中比較適合大眾買入的品種。
其他:銀飾成交不如祖母綠有規(guī)律
從古至今,珠寶盒、梳妝盒都是多數(shù)女性必備的閨房用品,在歐美收藏界形成了“珠寶盒”文化。由于歷年供應市場的產(chǎn)品較多,近日拍賣會上,珠寶盒的成交率、成交數(shù)量依然很高。
蘇富比11月巴黎拍賣會上,一只來自19世紀貴族家庭的白銀鑲金彩繪、巴洛克風格的八角梳妝盒,起價只有5000歐元,卻被多方競拍,最后以10625歐元成交。另外一只1835年制作的八寶鑲金珠寶盒,起價8000歐元,以1.5萬歐元成交。由于交易價格多在幾千到一兩萬歐元之間,普通藏家也可以接受,當場的珠寶盒拍品成為了最受追捧的品種,成交率達96%。
銀飾:價格差異大
而在各地的拍賣會上,成交品種最多的拍品就是白銀制品,從各類項鏈、耳釘?shù)劝足y首飾,到首飾盒、打火機等小件日用品,再到蠟燭臺、餐具等大件產(chǎn)品,無所不涉及。
比如蘇富比11月巴黎拍賣會上,一只1908年產(chǎn)、被名人使用過的銀質打火機以11250歐元成交。而在佳士得11月倫敦珠寶拍賣會上,一套產(chǎn)于1912年的白銀發(fā)飾起價12000美元,卻以22500美元成交。
但從兩場拍賣會來看,白銀制品的成交缺乏規(guī)律,價格差距很大,從幾百美元到上十萬美元都有,藏家的興趣也不一而足,不如祖母綠、珠寶盒文化那樣有規(guī)律可循。站在藏家的角度來看,該藏品市場比較難把握。
【編輯: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