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范婭萍將攜新作“大未來”系列于倫敦“新元素”倫敦現(xiàn)代藝術展,為期兩周之久。本次展覽匯聚中國當代藝術之星,見證中國當代藝術之發(fā)展為目的。《胡潤百富》譽為“中國藝術品收藏標桿”的展覽,晚宴將于莎士比亞大劇院舉行。
查爾斯王子藝術基金會地處倫敦市中國城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便利。機構為英國華人藝術圈和中英文化交流中,最為活躍的經(jīng)濟藝術文化交流場所。2015年初由查爾斯王子夫婦與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先生開幕,展出過許多翠西艾敏等很多藝術家作品,蛇形美術館館長曾在此演出展覽講座等。
此次中英展覽邀請了英國商務大臣薩伊德·賈維德、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上議院議員韋鳴恩、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同時到場的還有中國百富榜上榜企業(yè)家及英國商業(yè)精英:上??炻雇顿Y集團董事局主席施建祥、神力集團鄭勝濤、英國道豐國際集團執(zhí)行董事許為平、上海豪都房地產(chǎn)開發(fā)經(jīng)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屠海鳴、金港控股董事長葉明欽、被《價值》雜志評為十大“華人杰出投資者”之一的朱南松等重量級政商兩界人物參與其中,陣容強大,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收藏的展覽。
此次展覽展出藝術家范婭萍老師大未來系列作品中部分作品,范婭萍通過這一個系列關于“未來”話題的風景畫,畫出人和自然的關系,畫出對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渴望。核武器,核污染,過度的礦產(chǎn)開發(fā),對大自然的破壞,地震海嘯的頻頻爆發(fā),戰(zhàn)爭不斷,為了一國私利的戰(zhàn)爭不斷制造的難民潮讓人心痛;霧霾是人類的貪婪,過度發(fā)展的透支,到今天已經(jīng)進入瘋狂的狀態(tài),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后,釋放出來人性的最黑暗面,正在不斷蔓延……
作品名:《Cancer》尺寸:60×80cm 創(chuàng)作時間:2006 材質(zhì):布面油畫
“未來”與“過去”這個兩個話題總有一種無聲的距離感,及近似遠,歷史中的故事好似不斷重復的磁帶。未來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對過去與未來的記錄,思考,擔憂,希冀……在每次災難發(fā)生后難以平復內(nèi)心的悲憤,白色如柱的眼淚是上帝的哭泣,黃色閃爍的光柱是佛祖的寬恕,灰黑色的黑暗是自然給予人類的警醒,黑色長短不一得線條是死神戲謔的步伐。他們是過去、是現(xiàn)在、也匯集成未來,未來人類的家園會怎樣?未來的嬰孩會怎樣,人類的繁衍發(fā)展在哪里?
這一系列作品以殘酷的二戰(zhàn)時期原子彈開始到10·15喜馬拉雅救援,再到近期的8·12天津爆炸事件,回歸當下人們最關心的霧霾污染,藝術家創(chuàng)作這批作品是對孩子未來的關心,也深深地埋下了擔憂的種子,面對晝曦萬變的自然環(huán)境,面對人類貪婪的掠奪,他們的未來在哪里?于是乎藝術家通過作品把它記錄了下來,匯集希望,希望驚醒還在睡夢中的人們,世界需要長遠的未來。
作品名:《喜馬拉雅救援》尺寸:200×300cm 創(chuàng)作時間:2004~2015 材質(zhì):布面油畫
《喜馬拉雅救援》這張作品描述的是尼泊爾地震引發(fā)的雪山上的大救援,地震的緣由是地質(zhì)結構的改變,礦業(yè)過度開發(fā),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復仇”??v深到遠方的山脈,放射的白色線條似路似雪,又好似追趕著人們的雪崩,冷冷的色調(diào)同我此刻心情般沉重,也同世界之巔一樣寒冷,黑色的流線好似死神的腳步,懼怕中夾雜著憤恨。救援隊員在用寶貴的生命搜尋雪崩下的生命跡象,一場嚴苛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在喜馬拉雅展開,牽動著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作品名:《絕對與相對的未來1 》尺寸:300×200cm 創(chuàng)作時間:2006~2015 材質(zhì):布面油畫
《絕對與相對的未來》兩件作品都是描述霧霾的作品,"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Euripides。翻閱“倫敦煙霧事件”的史料記載:僅在12月5日到8日這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shù)就高達4000,死于因支氣管炎死亡,冠心病、心臟衰竭,結核病……19世紀“霧都”倫敦和21世紀的北京的霧霾何其相似,內(nèi)心如此寧靜和強大的藝術家都開始產(chǎn)生了深深的擔憂。19世界最喜歡“倫敦霧”的應該是莫奈,他創(chuàng)作很多霧中題材的畫作,但現(xiàn)代社會民眾對霧霾束手無策,有一種等待叫等風來。今天的北京同樣的悲劇在上演,作為生活在北京的藝術家范婭萍每天都深切體會到霧霾給身體和精神帶來的副作用,希望通過此系列作品來喚醒人們對霧霾的認識和改變。
大自然有大自然的法則,人類不斷的在破壞和更改和自然的游戲規(guī)則,大自然便是給了人類違約的“禮物”,中國道家有“道法自然”之說,幾千年前的中國人以及把人和自然的關系講得非常透徹了,而今天一切都是人類積累的結果,許多人只是抱怨命運的不公平,但其實所有的現(xiàn)狀都是自己“努力糟蹋”的結果,過去在做教育工作里,發(fā)現(xiàn)了人性的許多“惡”,在心理學里去改變這種“惡”,如果用很不人道的話來說是“活該”,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創(chuàng)造者。現(xiàn)在中國的社會問題其實就是人的“心”的問題,解決了“心”的歸宿和信仰準則問題,大部分的災難就根本不會發(fā)生。霧霾,是人類貪婪的結果,是過度的發(fā)展透支,今天已經(jīng)進入瘋狂的狀態(tài),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后,釋放出來的人性的最黑暗,正在不斷蔓延。
作品名:《希望》尺寸:200×300cm 創(chuàng)作時間:2005~2015 材質(zhì):布面油畫
在面對日益嚴重的自然破壞,環(huán)境的污染,這樣的場景就時時徘徊在藝術家腦海,《希望》畫幅長達三米,蕩氣回腸!大氣磅礴!這需要極強的非凡的畫面掌控力的體現(xiàn)!紅橙色與藍紫色是美麗的自然,大面積的黑灰色相間,在透視上形成巨大的空間,更把觀者帶到遙遠的未來的空間,陰沉的色調(diào),前面累累骸骨,災難不僅僅恐怖,關于焚燒過的土地的,讓人聯(lián)想起播種之前的燒荒,對新的生長的期待。黏貼的凹凸的動物標本更是突出畫面糾結的內(nèi)心,藝術家從動物館收集了蝙蝠、蛇、蜘蛛、海魚和人骨等元素,黏貼在人物的周圍,這是生和死的對照,也是生的希望。
畫面前面被生化腐蝕過的土地里粘貼了許多藝術家從不同的患者那里收集的中藥,黃連、白術、當歸、人參、石斛和驢膠等等,收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行為的藝術,并且,留下了每個患者對環(huán)境污染的看法,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希望,這是眾人的呼喚以及誓言,展覽時候,會做一個表格調(diào)查,把觀者的希望也留在畫面旁邊。
希望在哪里?明天會好嗎?但不管怎樣,還是有一朵花,值得我們?nèi)ふ?,是希望?br />
我們帶給她的要是希望!從現(xiàn)在起!從這一刻起!……
范婭萍
范婭萍出生于中國湖南,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藝術碩士,心理學博士,自由藝術家,現(xiàn)工作生活于北京。自2000 年開始關注青少年內(nèi)心成長的創(chuàng)作,通過油畫、裝置、雕塑、水墨、影像、詩集等各種形式來表達她的對人性思考的藝術世界。
本科研究生和美術學院教書十年科班經(jīng)歷早就造就了藝術家驚人的扎實的基本功,對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深厚的人文功底,使得藝術家范婭萍對畫面有著驚人的掌控力和創(chuàng)造力。2000年開始和多家公益組織的公益和慈善教育事業(yè),在山區(qū)支教時接觸大量的被拐賣兒童、失學兒童和孤兒,作品創(chuàng)作進入困惑和迷茫階段,創(chuàng)作反應男性成長的“壞男孩”和女性成長的“洛麗塔”系列。同時開始寄情于雕塑,創(chuàng)作娃娃的雕塑原型,2004 年開始構思和制作娃娃大型裝置空間作品。編劇并拍攝反應女性成長的攝影作品《十日談》在歐洲美術館展出。在美術學院任教期間,開始撰寫藝術教育課程。2005 年在工作室煤氣中毒,開始思考生死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作“生死”和“信仰”的系列作品,并每年去世界各地參加靈修和禪修。2006 年開始創(chuàng)作關于人類未來系列,創(chuàng)作反應和平和希望的作品,意圖喚起人性對真善美的思考。2009 年游歷世界各地,進入藝術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高峰?;氐浆F(xiàn)實社會,開始平和而積極的創(chuàng)作反應人性成熟思想的“老男孩”系列作品。2012 年,為多家藝術媒體撰寫專欄,以及籌備兩本關于心理學和藝術的文字書籍。2013 女兒櫻桃誕生,開始創(chuàng)作了關于“生命”的“B 超”“櫻桃”等水墨、素描、油畫系列作品。
范婭萍作品在中國、英國、美國、瑞士、法國、德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美術館、博物館公共機構和雙年展都有展出,包括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2013)、巴黎大皇宮(2014 年)、日本福岡美術館(2009)、日本亞洲美術館(2009年)中國今日美術館(2015)、中國廣東美術館(2007)、愛沙尼亞塔林美術館(2006)等多次舉辦藝術家聯(lián)展和個人作品展覽,并被英國、美國、法國各大美術館、美術學院、博物館、收藏家等收藏,其中包括中國美術館、中國今日美術館、日本福岡美術館、法國蓬皮杜、英國卡迪佛大學、中國建設銀行、法國領事館、瑞士領事館、廣東美術館等機構和重要個人收藏家藏。出版有《黑白感性》《我不在我所在的空間》《天使的秘密花園》《形象解碼》等作品和學術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