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讓藝術走進日常生活——《時時無垠》公共藝術特展啟幕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21-11-22
活動現場

2021年11月13日,《時時無垠》公共藝術特展在成都合景·摩方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展覽由合景·摩方(成都)、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徐娟、何桂彥、楊玲、黃銳擔任出品人,王玉婷、劉蓉雪擔任策展人。特邀中國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劉宸打造一場專業(yè)的公共藝術展覽,并聯合全球IPHONE攝影金獎獲得者、青年城市攝影藝術家韓松,站在城市發(fā)展與更新的維度,喚醒每個人對成都生活情懷的理解。

合景·摩方 x 藝文立方

“M·CUBE ART摩方藝述計劃”旨在選擇用多元的態(tài)度突破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為藝術和展覽在城市、城南,和公共空間中開拓更多可能性。

“AC青年藝術推廣計劃”是藝文立方AC CUBE發(fā)起的長期性藝術項目,致力于邀請國內、外青年藝術家,在不同場域呈現更多具有先鋒性、實驗性的當代藝術展。此項目追求保持專業(yè)深度的同時,又希望不流俗于視覺的愉悅,將藝術創(chuàng)作與不同的場域、空間與在地性的文化背景相結合、碰撞,借助公共藝術展覽這樣一種媒介,引發(fā)更多當代人對精神境遇與文化追求的思考。

展覽海報

合景摩方與藝文立方通過“M·CUBE ART摩方藝述計劃”與“AC青年藝術推廣計劃”共同打造的這場《時時無垠》公共藝術特展,試圖打破時間與時空的邊際,立足于傳統(tǒng)與當代、舊城與新都,強調對成都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現與構建。將公共藝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并結合場域、在地性文化去闡述這場展覽帶來的社會性意義。

現場嘉賓合影

《時時無垠》公共藝術特展策展人、藝文立方負責人王玉婷表示,本次公共藝術展作為藝文立方首次將學術性的藝術展覽帶進商業(yè)空間中。“展覽從成都的歷史文化、城市發(fā)展切入,以裝置、攝影作品為主,增加社會公眾與藝術作品之間的互動,加深公共藝術展與在地文化的聯系。同時,這次展覽中有些有趣的細節(jié),希望能在觀看時給觀眾帶來一些多樣的感受。”

合景·摩方藝述計劃出品人黃銳認為,合景·摩方作為藝術化的開放式商業(yè)街區(qū),自開業(yè)以來就有跟多個藝術家合作展覽。“本次《時時無垠》公共藝術特展也屬于合景·摩方藝述計劃中的一環(huán),作為城市的一個商業(yè)公共空間,將商業(yè)與藝術結合是合景·摩方一直堅持做的事情。本次展覽的合作契機也是源于城南、交子,商業(yè)空間本身承載的城市變遷樣本性和‘新’與‘舊’的碰撞。初衷是希望能讓城市空間與藝術對話,將街區(qū)開放回歸給人群,讓藝術走進公眾的日常生活,在開放的街區(qū)與公眾產生互動、發(fā)生關系?!?/p>

商業(yè)公共空間 x 藝術解構

隨著城市文化氛圍的整體提升,商業(yè)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實踐在空間與大眾的溝通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對于藝術的精神訴求也在不斷提高。

當一件作品走出美術館、畫廊這類“白盒子”,進入到公共空間中,便與其所在的地域、環(huán)境產生了更多的黏性和互動關系。如果說城市是文化的容器,那么公共藝術則是散落于城市之中,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方式,講述著與這座城市有關的一切,肩負著把藝術更大范圍的與日常生活相連接的作用的同時,以生動的方式勾勒出城市未來發(fā)展的輪廓。

本次展覽是裝置與攝影結合的藝術景觀,基于藝術家對材料的感知和運用,將現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態(tài)的產物與過去舊城的老物件結合,用兩種維度組合的方式,對傳統(tǒng)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與激情進行一種集中反映。通過打破時間與時空的邊際,立足于傳統(tǒng)與當代、舊城與新都,深入挖掘成都市井與時尚文化,巧妙處理商業(yè)空間與藝術關系,構建觀眾的藝術精神世界,打破常規(guī)時空,強調對成都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現與構建。

走進合景·摩方,觀眾可以近距離與藝術作品接觸:

劉宸 《不確定關系》 椅子、桌子、博古架、燈、電視、VCD播放器、機械零件、電機等 尺寸可變 2019-2021
劉宸 《對話》 椅子、壓面條機、宣紙、抽屜、機械零件、電機等 尺寸可變 2017

劉宸 《景觀·筑夢空間》 綜合材料、多媒體裝置等 6000*270*350cm 2021
劉宸 《萬象叢生》 綜合材料 190-230*40*40,共11件 2019
劉宸 《物游園》 木、樹枝、樹葉、銅管、鼓、燈、凳子、機械零件、電機等 尺寸可變 2019-2021

劉宸的作品《不確定關系》中所使用到的物品都是人們所熟知的小物件,藝術家將兩個熟悉的物品結合會形成一個“陌生”的新物件,從而引發(fā)公眾對這種“陌生感”的思考,并去發(fā)現生活的趣味性;作品《對話》是一個具有互動性的裝置藝術作品,當人坐在空椅上時,對面的裝置開始運動,一開一合的面板就像在交流對話,產生了一種會話的關系;作品《景觀·筑夢空間》白色主體空間是利用成都當地材料搭建而成,劉宸區(qū)別于傳統(tǒng)建筑裝修模式,將內部白色翻轉于外部,空間內部保留物體原本成色,體現出一種置換關系。以虛擬的觀察方式,讓內外都能從自身空間去觀察。墻面的桌子電視、頂部增設的木椅彩燈、多維交織的木條地板等物體凸出,呈現出一種地面感和空間感,又為作品增添一層置換關系。利用墻面的鏡子來反射觀眾或空間中某局部,而地面的鏡子又給觀眾營造出另一個新空間的錯覺。整體編織出一個內與外、新與舊、現實與虛擬、過往與現在的多維度措置空間;作品《萬象叢生》是劉宸以一種夢幻超現實方式塑造出的一個“叢林”。各種廢棄的凳子藝術的生長出機械的“生靈”,電線如藤蔓般穿過銅管纏繞在凳子及地面上,燈光向上射向“生靈”時,產生的影像在頂部空間像是一幅運動的水墨畫,又像是顯微鏡下游動的生物;作品《物游園》中的椅子生長出植物營造出一種園林的感覺,椅子下方的燈泡,使其變成了一個個獨立的房間。佇立于中間的“人”在不斷的敲擊、發(fā)聲以及表達。

韓松 《城市細節(jié)》 攝影作品

作品《城市細節(jié)》是韓松用手機拍攝的成都城南建筑外部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細節(jié),并用平面幾何以及多彩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情緒與感受。相比于多數攝影師用圖片敘述故事他更偏向于冷靜的觀察方式來將新與舊的概念呈現。懸掛于空中的媒體屏畫面整體氛圍和質感上會給人一種視角轉化的感覺,其顏色和形態(tài)也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視覺觀感。

劉宸 《一只骰子和三把椅子》 椅子、亞克力、LED燈、機械零件、程控等 150*150*120cm 2018 & 韓松 《Untitled》 攝影作品

空間內還有一處點位是兩位藝術家作品的結合,將對于城市細節(jié)的捕捉用大尺幅的呈現方式與具有互動性的裝置藝術品相呼應。劉宸的作品《一只骰子和三把椅子》利用巧妙的結合方式將骰子與凳子結合后,讓骰子在地面呈現出一種本不可能呈現的狀態(tài)(一個角點著地),觀眾通過腳踩觸動機關,骰子的點數會會通過燈光閃爍的方式隨機改變,觀眾的依次互動就會有一種“比大小”的游戲感。韓松的照片畫面更多注重的是顏色氛圍和構成感,而非具體物品或事強烈的符號感。大場景和小場景毫無違和感的拼接,就算是無機的物體也會在韓松的鏡頭下變得具有呼吸感。

劉宸 《太空游物》 虛擬動畫 1'32'' 25000*130cm 2021
劉宸 《暢物游云》 泡沫,現成物品,4件 尺寸可變 2021

劉宸表示,本次展覽是他第一次在商業(yè)公共空間呈現自己的作品,這樣的空間又特別具有誘惑力和挑戰(zhàn)性,有更強的想象空間去完成更大體量和空間融合的作品。他創(chuàng)作時會去探討日常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即由物件本身去呈現生活中經常被忽略的感性片段,在具象與意向之間牽引著個體與現實之間的復雜和矛盾關系。本次創(chuàng)作是在當代中國造城運動高速發(fā)展、城市面貌漸趨同質化和單一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成都的地域文化來探索農村與城市、過去與現在、歷史與現實、混亂與秩序,建立一種“共同生活”。

韓松 《Untitled》 攝影作品

韓松十分喜歡觀察并捕捉細節(jié),他認為用平等觀看的視角來表達時,畫面會有其獨特的生命力。本次展覽中有許多用長焦鏡頭來拍攝的成都南部的建筑細節(jié),將三維世界平面化,整個畫面重新組合后,呈現出的線條結構讓畫面產生一種抽象的美感。同時,用大尺幅的呈現方式去呈現畫面細節(jié)時會帶給人一種眩暈感。此次將影像作品與裝置藝術相結合,也是新與老以及時間上的一種能量傳遞。

據悉,本次展覽為期一個月,將持續(xù)至12月13日。觀眾可前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交子大道500號合景·摩方與藝術邂逅,感受《時時無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