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基金會協(xié)辦的“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展系列:黑白的力量——凱綏·珂勒惠支經(jīng)典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該展得到了中國文化部、德國駐華大使館與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鼎力支持,共展出凱綏·珂勒惠支的經(jīng)典作品120件,匯聚了六家德國重要博物館和藝術機構以及珂勒惠支作品重要藏家所提供的經(jīng)典藏品。展品類型包括雕塑、全套版畫系列、自畫像系列、海報等,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這位非凡藝術家的藝術風貌,許多作品均為首次登陸中國。
中國美術館高度重視此次珂勒惠支經(jīng)典作品展,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多次與德國駐中國大使與文化參贊洽談展覽的規(guī)劃并促成了此展覽項目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令德方策展人和相關藝術機構負責人贊嘆不已,紛紛表示能在如此短時間內(nèi)能高質(zhì)量地將此展實現(xiàn)在中國美術館真是奇跡!
吳為山館長表示,“‘黑白的力量——凱綏·珂勒惠支經(jīng)典作品展’是中國美術館下半年的重要展覽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系列展覽之一,珂勒惠支作為在中國影響深遠的德國藝術家,她的作品在我館展出不僅是為廣大觀眾提供一個良好的鑒賞學習的平臺,更是對中德兩國綿長友誼的有力見證!”
為了實現(xiàn)該展的順利展出,中國美術館與多家德國博物館及藝術機構積極展開合作,同時,展覽也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媒體管理學院院長克勞斯·西本哈爾教授、前紐倫堡國家博物館群總館長馬蒂亞斯·亨克爾教授及其策展團隊的共同策劃下有序進行。展覽作品由中德雙方精選,并以珂勒惠支藝術創(chuàng)作的歷史情境為靈感進行了展覽設計。該展是繼2015年8月成功展出“勝利:1945-2015!——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俄羅斯美術作品展”之后,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系列的又一個重要展覽。
凱綏·珂勒惠支(1867-1945)是德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風格結合了質(zhì)樸的現(xiàn)實主義與奔放的表現(xiàn)主義風格,充分展現(xiàn)了她對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深刻關切,同時滲透著濃濃的人文情懷。珂勒惠支的作品主題豐富廣泛,如生死、悲喜、戰(zhàn)爭、社會現(xiàn)狀、母愛,以及生命中那些閃爍著愛與智慧的光芒的瞬間。
珂勒惠支的藝術作品對中國藝術,尤其是版畫的發(fā)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力。魯迅先生是將珂勒惠支版畫引進中國的第一人,自1931年收到珂勒惠支的版畫后,魯迅在與木刻青年會晤或通信時,經(jīng)常談起珂勒惠支先進的藝術思想、嚴格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精湛的版畫技法,一再要求木刻青年學習珂勒惠支。直到今天,在很多中國版畫家的作品中依然可見珂勒惠支風格的刀法,可見其深厚的影響力。
吳為山館長在展覽前言中介紹道,“黑白的力量”作為展覽的主題,說明展覽主要通過以黑白的版畫展示珂勒惠支的藝術,探討“人類的存在”、“母親與孩子的關系”以及與“人”相關的藝術命題,這有助于廣大公眾從欣賞展覽對珂勒惠支獲得整體而宏觀的認知,并了解她如何以“人”為本在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的矛盾對立中進行畢生的創(chuàng)作。本次展覽還展出了珂勒惠支的部分私人信件及手稿原件,這是首次與觀眾們見面,由此,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視角理解珂勒惠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遵循的有關生命體驗。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展出的一件雕塑作品《飛翔的天使》(Der Schwebende)中天使的面部肖像即珂勒惠支本人,這出自珂勒惠支相交多年的“藝術戰(zhàn)友”恩斯特·巴拉赫(Ernst Barlach)之手,作品中傾注了他對自己的至交好友的愛慕與欽佩。該作品以特別的展出方式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在視覺與心理,在作品本體與設計裝置之間產(chǎn)生了張力而凸現(xiàn)其價值與意義。
當天下午,在中國美術館七層學術報告廳進行了珂勒惠支藝術研討會,希望通過本次展覽的展出,能夠推進專家學者、藝術愛好者對珂勒惠支與中國藝術千絲萬縷的緣分進行更多的研討與研究,也能夠使廣大觀眾通過近距離欣賞大師的經(jīng)典原作獲得精神的升華。
據(jù)悉展覽將展出至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