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心樵
當代中國藝術的小組或群體現(xiàn)象,早已煙消云消,喪小組或喪藝術群體是持續(xù)最久、乃至唯一持續(xù)、并活躍于今的一個群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朱雁光與大張共同創(chuàng)建了WR小組,該小組在創(chuàng)建之初就有一位藝術家意外去世。該小組于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為中國首屆現(xiàn)代藝術展吊喪",以幾近驚世駭俗的集體表達方式引起了藝術界的關注,令人印象深刻。
上世紀八十年代,朱雁光與大張共同創(chuàng)建了WR小組,該小組在創(chuàng)建之初就有一位藝術家意外去世。該小組于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為中國首屆現(xiàn)代藝術展吊喪",以幾近驚世駭俗的集體表達方式引起了藝術界的關注,令人印象深刻。
以死亡為主要題材,朱雁光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曾有多個系列的作品呈現(xiàn),直至2000年元旦大張直接以自身的死亡為作品,似乎要刻意地表明,死亡也是可以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死亡這個領域也有行家里手。只有死去之后,才能活得更好。而蕓蕓眾生,由于墮落為死亡的門外漢,而顯得粗鄙、平庸、甚至愚蠢。
喪小組或喪藝術群體的另一個重要特征,突出地表現(xiàn)在2000年之后,朱雁光與周民在北京培黎大學重啟吊喪計劃,同時將創(chuàng)作與教學合二為一。這可以稱得上中國學校中最早的當代藝術專業(yè)。盡管它不如名校的藝術專業(yè)那么顯赫,卻更具實驗性、滲透性、可塑性和有效性。多年來,我在各個現(xiàn)場見證了該小組絕大多數(shù)的藝術實踐。
喪、或吊喪,兼有死亡之內容但畢竟不等同于死亡。其藝術精神,可以追溯到更為久遠的年代。為缺失獨立與自由因而不能成立的個體舉喪,為雖然成立但始終不能成功的國族舉喪,終結把喜事辦成喪事、或把喪事辦成喜事的傳統(tǒng),而是實事求是地把喪事辦成喪事,讓人與事穩(wěn)準狠地各就其位、各歸其所,世界方可見勃然之生機。
以藝術為生命,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以生命為藝術,才真正值得點贊,而死亡乃是生命之核心,如果沒有死亡的支持與滋養(yǎng),生命須臾不可存在。趁我們都還活著,每個人都來為自己辦一次喪事,這是完全必要的。
謹以此祝賀"當代藝術工作室喪小組十年文獻展"!
向死而生
溫普林
花開花落,陰陽無界。
鬼是死了的人,人是沒死的鬼。
所以陽間有活死人,有活鬼。
有時地獄就在人間。
“喪小組”十年如一日活見鬼,白日夢里眼中只有僵尸墳場和速朽的幻境。
直面死亡者方能領悟生命之尊嚴,這不僅需要勇氣,還需智慧和堅守才能徹悟——向死而生
賀衛(wèi)方
“喪小組”的藝術家們面對著的是一個失落的世界。不過,他們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行為卻不是消極的,反而是對當代藝術的真正精神與空間的積極探索,是對喪身失節(jié)的嚴肅反抗,是對人類命運之門的深沉叩響。
飛了—朱雁光周民當代藝術工作室十年文獻展
時間:6月28日-7月7日
地點:798-3818庫 湘寧美術館
主辦方:湘寧美術館
協(xié)辦方:溫普林中國前衛(wèi)藝術檔案 北京培黎職業(yè)學院
類型:中國當代藝術
策展:趙國君
特約學術支持:栗憲庭 溫普林 俞心樵 賀衛(wèi)方
參展藝術家:當代藝術工作室所有成員
展覽單元:圖片/影像裝置/繪畫裝置/實物文本/行為現(xiàn)場
藝術活動:展覽開幕式 學術研討會暨湘寧美術館開館儀式
開幕時間: 6月28日 15:00
研討會時間:6月28日 16:00
出品 劉湘寧
出品 劉湘寧
溫場樂隊 6月28日 貓薄荷樂隊 病果樂隊
6月29日 x站樂隊 素堂樂隊
參展藝術家
李威 李國威 張峰 陳德霞 林晗 羅洋明 魏美 邱逸繁 孫云飛 馬志群 閆林業(yè) 馬園園 古月 王蘭
楊鑫 孫靜 門彥惠 王圓 龍潔 李小華 董玉靜 孫利明 侯婉璐 路易 陳杰 孫夢楠 王巖巖 朱冬
田向青 孫麗佳 劉辰 陳堯田 姚雨岑 于金生 康麗 萍葉超 王乙卉 孫志翔 李益君 林笑凡 周民 朱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