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古舊書拍賣行情報告第50期:外文舊書迎春天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15-05-25

【看數據·說收藏】

在3月16日至3月29日的這兩周內,孔夫子舊書網共結束在線拍賣147096項。其中,“線裝古舊書”部分結束拍賣7967項;“民國舊書”部分結束拍賣4129項;“名人墨跡和字畫”部分有27926項結束拍賣;“期刊和報紙”部分結束拍賣1334項。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書拍賣概覽(3.16~3.29)

在其他方面,“國學古籍”有4599項結束拍賣,“紅色文獻”有5588項結束拍賣,“連環(huán)畫”有7247項拍品結束拍賣,“碑帖印譜”結束拍賣1616項, “照片影像”結束拍賣1239項,“外文舊書”結束拍賣5286項。

本期與上期相比,各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外文舊書的增幅最大,與萬物回春的景象相得益彰。

在拍賣專場方面,本期共有82場專場結束拍賣。

單件拍品最高成交價這回有一件突破5萬大關,名列榜眼的拍品成交價也在3萬以上。成交價在2萬元(含)至3萬元的拍品共有4件, 在1萬元(含)至2萬元之間成交的高端拍品共12件。中端拍品表現依然優(yōu)秀,成交價5000元(含)至1萬元的拍品共58項。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書拍賣TOP10(3.16~3.29)

拍品名稱 成交價格 起拍價 競價次數

1 清道光年白紙精刻本《金石索》12冊全 50200 100 122

2 董橋親筆題跋棗紅真皮封面《董橋七十》 36810 100 84

3 清乾隆蘭言齋精寫刻本《淳化閣考證》 12冊全 25800 100 183

4 民國嘉業(yè)堂刊紅印本《付與勵詩文集》二十一卷 4冊全 24600 100 188

5 清早期芷蘭堂刻本《阮亭選古詩》三十二卷16冊全 23800 100 187

6 明刻清印《諸子彙函》26卷24冊 22840 100 516

7 清道光雙清仙館刻本《紅樓夢》 16000 100 160

8 明版金鑲玉裝木刻繡像小說《留人眼》存兩冊,第1、2回全 14660 100 191

9 清代刻本《林文忠公政書》《滇軺紀程》《荷戈紀程》《林文忠政書搜遺》全187冊 14300 6500 108

10 清初刻初印同治廣州倅署朱藍三色套印本《李義山詩集》3冊全 14133 100 362

拍賣專場:

本期拍賣專場持續(xù)回暖,在結束的82場專場中,有9場白手套專場:分別是由沫沫小姐承辦的“第十二屆沫沫小姐的書店0元無托拍賣會”、“第十三屆沫沫小姐的書店0元無托拍賣會”,由無忌當代承辦的“觀樂--(三-3)壽山石精品保真專場”,由lee-1承辦的“第十九屆保真玉石、和田玉、原石、玉器專場”,由淑人詠絮承辦的“文房雅印·壽山國石保真專場”,由葉青斌哥和侃侃承辦的“山東省書法家李英杰作品”,由此書無書承辦的“老版'名家精美畫冊'及古美術文獻專場(十)”,由合眾書局承辦的“線裝古籍專場·巨型本開本金石索等”,以及由綴簡樓承辦的“綴簡樓精品紙雜文獻專場”。


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年初版《怎樣畫貓》

這些專場中, “綴簡樓精品紙雜文獻專場”里有許多有趣的拍品。

最近“手繪十萬喵星人計劃”畫展在京舉行,足見貓咪有多么受人歡迎。其實關于如何繪貓,早就有專家著書詳解。此次綴簡樓的拍賣中就有一本頗為可愛的小書《怎樣畫貓》。該書是著名畫家曹克家根據自身多年觀察及繪畫經驗編繪而成,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年初版。其中先具體介紹了貓的生理機構及特征、生活習慣、品種等方面,之后詳細講解了如何畫貓。封面圖上的貓咪十分憨態(tài)可掬,里面更是有關于喵星人各種角度的眼睛特寫。

曹克家,北京畫家。師從陳師曾、王夢白、齊白石、陳半丁諸氏,翎筆花卉,盡得師傳;尤擅畫貓,所作栩栩如生,神態(tài)逼真。

這本由作者簽贈的書最終以270元被書友拍走。

線裝古舊書

在3月16日至3月29日孔夫子舊書網的線裝古舊書拍賣中,有3406項拍品順利成交,成交率42.8%。其中一件拍品最終成交價為5萬元,成交價為2萬元至3萬元的拍品共有4件。以1萬元(含)至2萬元成交的拍品有9件,成交價格在5000元(含)至1萬元的拍品有37件。


清道光年白紙精刻本《金石索》12冊全

本期,“清道光年白紙精刻本《金石索》12冊全”以100元起拍,經過122次的激烈競價,最終突破5萬大關,以50200元成交。

該書為清代金石學名著,書口下均有“邃古齋藏”字樣。分金索、石索二部分,由馮云鵬(晏海)、云鹓(集軒)兄弟二人同輯。

馮家兄弟認為能夠傳世久遠的只有金石,可是自宋代以來,人們主要集中精力在銅器方面,有意或無意的忽略了“石”,有鑒于此,馮氏兄弟決心自己動手改變這種狀況。嘉慶二十年以前,主要是馮云鵬自己一個人把在游歷中見到的有銘文金石器“繪錄”下來,嘉慶二十年以后,他弟弟馮云鹓也加入了進來,兩個人遍訪古跡古物,并在業(yè)余時間對收集來的金石作品進行考證,五年下來,兄弟兩人完成了幾十萬字的考證文字。嘉慶二十五年開始請畫工繪圖,道光元年開始印刷,開始印刷之后兩人還繼續(xù)收集撰寫,終于在道光三年全部完成,并完成出版。

此書十二卷,金索(六卷)收商周到漢和宋元時的鐘鼎、兵器、權量雜器,以及歷代錢幣、璽印和銅鏡等。石索(六卷)收歷代石刻,以及帶字的磚和瓦當。每種器物大多有器形圖和銘文拓本,后面有馮氏的釋文或考訂。書中所用材料,一部分為作者的藏品,一部分則采自黃易、葉志洗、桂馥諸家。還有的采自宋代和清代的各家鐘鼎款識或專著。材料取舍尚算嚴格,但也有鑒別不當者,如把所謂的比干銅盤列為商器,相信“岣嶁碑”、“壇山刻石”是夏、西周時之物;又把戰(zhàn)國布幣誤認為葛天氏、神農氏時代的遺物。但此書內容豐富,實為一部古器物大全,為收藏金石器及金石碑版的指南。

此書清刻本已很少見,現在常見的大多是晚清或民國時候的石印本。2012年保利秋拍,同為清刻本的《金石索》曾以80500元拍出。此次孔夫子舊書網線裝古籍及總榜的雙料冠軍可算實至名歸。

其他藏品:外文舊書迎春天


1910年《茶,從種植到消費》

本期,外文舊書漲勢喜人,拍品數量飆升,好書更是目不暇接。其中有兩本1910年出版的英文書籍頗為引人注目。

1910年于倫敦出版的《茶,從種植到消費》中內含多幅珍貴照片,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中國、日本、印度等地茶葉的生產狀況。眾所周知,茶葉正是鴉片戰(zhàn)爭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國人對于茶葉的喜愛和執(zhí)著,從這本書中也可見一斑。


1910年出版《慈禧統治下的大清國》

另有一本1910年出版的《慈禧統治下的大清國》,則更具體地聚焦到中國皇室,其中含有眾多珍貴的皇家影像,封面更是別具一格地以象征皇室尊崇的明黃色當底色,簡單地蓋上了“慈禧太后之寶”的印,再無其他多余裝飾。

小結:

外文舊書的地位一直有些尷尬,一方面是由于語言方面的隔閡,一方面也是因為許多外文書籍,尤其是漢學專著,見證了中國最慘痛的一段歷史。然而當今社會,當年被稱為睡獅的中國已經逐漸蘇醒,更應該以史為鏡,知古鑒今。我們不能只是簡簡單單地把傷口掩藏、把丑陋遮蓋,而是應該為了新生,勇敢地去挖掘那段陰影中的歷史。這也正是那個特定年代外文舊書的價值所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