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南京經典2012春拍 “大匠之道”陳大羽專場

來源:南京經典拍賣 2012-07-05

陳大羽(1912—2001) 鬧春圖  53×46cm RMB 200,000-300,000

 

本次南京經典2012春拍——陳大羽書畫專場展出了陳大羽先生各個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先生聞名于世的花鳥、書法作品。這些作品既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又有鮮明的個人特征,由此構成了陳大羽輝煌的書畫世界。

 

在20世紀的中國畫史上,陳大羽先生堪稱是以為杰出的寫意花鳥畫大家,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推動了中國畫的現代化發(fā)展進程。2012年是陳大羽先生百年誕辰,南京經典拍賣推出了“大匠之道—陳大羽百年藝術專場”,旨在紀念這位為了新中國美術事業(yè)和教育事業(yè)竭誠奉獻的藝術大家,同時也為了緬懷這位長期客居江蘇的閎約深美的踐行者。

 

陳大羽教授,原名漢卿,生于一九一二年,廣東潮陽縣人。后白石老人為之改名翱,取字大羽,遂以字行。

 

三十年代初,曾在家鄉(xiāng)任教,后赴上海美術??茖W校中國畫系學習,初受吳昌碩畫風的熏陶,傾心于吳昌碩的寫意花卉藝術,其后又于北京師從齊白石,專事大寫意花鳥畫藝術的探索,獲其精髓而技藝益進。白石老人的題句:“趙吳之后,獨具陳君”“下筆之超雅,陳生過我”,并題一幅雄雞圖:“論藝術要能有天份過人,有此雞之天份,天下人自有眼福,況天道酬勤,大羽弟應得大名。” 

 

數十年來,陳大羽先生又從青藤、石濤、八大山人及揚州畫派中廣為汲取藝術的探索,集各家之長,廣取博采,提煉生活而時出新意,他強調創(chuàng)作的激情,認為大寫意花鳥,要“既雕既琢,復歸于樸”,“有氣勢,見精神,方可氣韻生動,沒有筆墨,談何容易。”一九四八年應劉海粟校長之邀,回上海美專任教至今(上海美專是南京藝術學院前身)。長期執(zhí)教于南京藝術學院,曾任美術系主任、教授,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及南京書畫院副院長等職,與江蘇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上海美專到南京藝術學院,數十載風雨滄桑,桃李滿天下,江南寫意花鳥畫家多出其門下。

 

在齊白石的諸多入室弟子中,陳大羽先生又以極富個性的面目自立于師門內外。其畫風堅實飽滿、氣勢雄渾、筆墨酣暢、縱橫馳騁、新意迭出,齊白石贊賞為“趙吳之后,獨見陳君”,更與北方李苦禪并稱為“南陳北李”。民間素有“白石蝦蟲悲鴻馬,可染水牛黃胄驢,苦禪老鷹大羽雞”的美譽,開創(chuàng)了大寫意花鳥畫的新境界。陳大羽先生一直貫徹實踐著“筆墨當隨時代”的理念,傾其藝術生涯在傳統繪畫領域積極探索,作品永遠表現出陽剛之氣。他對大寫意花鳥畫的最大貢獻在于:一改傳統寫意文人畫的溫文儒雅氣質,代之以豪情奔放的現代情懷。在吳昌碩、齊白石的風格基礎之上,強化了筆墨的表現力,尤其善用濃墨重彩,形成墨彩相撞的強烈效果,開合充滿視覺張力,將傳統中國大寫意畫發(fā)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高度。

 

對當下及未來中國畫的發(fā)展,陳大羽先生的藝術成就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他融書、畫、印與一爐,相印生輝,書法以篆書與行草著稱,篆書氣勢開張,雄健樸茂。早年從師馬公愚、諸樂三,被其師稱贊為“深得漢人遺意,不趨時媚俗,他日當目無浙皖,自成一家”。陳大羽先生將他在書法與篆刻中積累的筆法與筆意,融入寫意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中,并且在畫面氣息上相融相通,成為書畫結合的成功典范。以篆入草,以篆入畫,自成家數;以畫入印,布白新穎,結體嚴謹。他的畫筆墨老辣,勾勒點飛,潑墨潑彩,匠心獨到?;虻庞兄?,或濃艷典麗,格調清新,紛呈異彩。筆下的紅梅蒼松,紫藤,秋菊,殘荷,生動有姿,或凌霜傲寒,或高潔不沾??梢哉f先生深刻領悟到中國書畫創(chuàng)作的精髓,以筆墨的章法彰顯中國書畫的精妙,以筆墨的性情凸現中國書畫的神韻,并且以他豐碩的書畫成果,映現了中國書畫的無窮魅力。他尤喜畫雞,不同時期各具神態(tài),而造型布局。行筆傳色,諧趣情致,栩栩如生,有自家風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