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對“藝術北京2008”當代藝術博覽會國際化品質的五大質疑

來源:中國證券報《收藏投資導刊》 作者:畢武英 2008-09-27

質疑一:為什么遠離國際化?
9月5日開幕的藝術北京,共有86家國內外畫廊和機構參加,與去年的104家相比少了18家。其中境外畫廊為30家,約占總參展畫廊的34\%,而該比例在去年的藝術北京約為40\%,6個百分點的境外畫廊流失于2008年的藝術北京,使得一些以“參加畫廊的國際比例”為博覽會評判標準之一的參展商和評論人士感到不滿,特別是對比了春季“CIGE中藝博”期間境外畫廊比例高達80\%,更是讓一些人對此次藝術北京的品質提出了質疑。

一家連續(xù)參加三屆藝術北京的畫廊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第一屆藝術北京(當時名為‘首屆畫廊博覽會’)在農展館舉辦的時候,自己的畫廊明顯處于境外畫廊的包圍中,當時好評如潮,可到了2008年情況有了180度的變化,境外畫廊越來越少,而且往往是去年參展的國外畫廊,到了第二年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墒窍啾戎拢珻IGE倒是每次都會強調自己國外畫廊的比例。在這家畫廊看來,境外畫廊的高調參與標志著博覽會國際化的水準。他向記者說,也許明年會離開藝術北京去CIGE一探究竟。而還有一家畫廊表示,如果藝術北京的國際面孔越來越少,就好比將整個798換了個場地,沒有新意。

對于博覽會市場要求國際化的呼聲,藝術北京主辦方負責人董夢陽卻認為自己有意識慢慢遠離國際化,建立本土基礎是一種再明智不過的選擇。他認為中國目前的藝術市場并不是一個完善而成熟的市場,因此中國本土的博覽會不能像歐美已經十分成型的博覽會那樣具有明顯的商業(yè)性質,而是除了商業(yè),還兼有對藝術的宣傳、教育以及畫廊之間的交流作用。這樣,對于境外畫廊來說,其單純追求商業(yè)利益的目的可能就達不到滿足。董夢陽說,第一屆畫廊博覽會,作為主辦方的工作組也曾邀請世界頂級畫廊高古軒來參加,但是由于中國本土的藝術教育處于低級階段,藏家并不了解該畫廊在世界藝術市場中所占的舉足輕重地位,更是對其所帶作品不甚了解,在這種狀況下,高古軒只能以零成交掃興歸國。到了第二屆,別說高古軒不會再來,就連董夢陽領導的籌備組也不好意思再邀請其參加。所以,董夢陽的觀點是,藝術北京最終會走上國際化之路,但現(xiàn)在還遠不是時候,只有培育好本土藏家、藝術家、畫廊市場,同時提高博覽會服務水準,國際化才會應運而生。董夢陽同時還強調,藝術北京也是一個商業(yè)機構,即沒有像上海當代那樣大手筆的投入,也沒有雙年展等政府背景的支持,在生存的前提下,也需要將本土市場夯實后,才能投入人力、物力沖擊國際市場。

同時,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對藝術博覽會的國際化品質提出質疑的主要是一些參展畫廊和并沒有購買作品的參觀者。前者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認為躋身于國外畫廊如林的博覽會中,無形中也能提高自身畫廊的層次。而后者由于并不是買家,并不關乎自身利益,獵奇心促使這部分人群希望看到更多本土以外的藝術形式。
  
質疑二:為什么沒有準入制?
今年春季參加了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博覽會并收獲頗豐的BB畫廊,從德國歸來后乘勝追擊,按負責人呂敏的想法,因為CIGE中藝博和藝術北京各自占據了春秋兩個黃金時段,從時間安排上并不沖突,因此她計劃分別參加。但意想不到的是,在德國受到追捧的BB畫廊,卻被CIGE拒之門外。“他們甚至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拒絕理由,只是說不合適。”具有東北人直爽性格的呂敏對CIGE給出的解釋感到異常憤怒。與此同時,曾經連續(xù)兩年參加CIGE的一家瑞士畫廊也沒有通過今春CIGE的申請,記者正好在藝術北京遇到了該畫廊負責人,在談到這一“受挫事件”時,他立即提高了音量,他說當自己委托中國同事咨詢?yōu)槭裁幢痪芙^時,CIGE表示今年重點只邀請亞洲畫廊。“就連巴塞爾,只要第一年入選后,之后都能相對容易參加。我們連續(xù)參加了兩屆CIGE,卻莫名其妙地被拒絕了。而且他們根本給不出具體的評判標準。這不能令人信服。”

CIGE今春突然將一些老面孔拒之門外,使得中國博覽會長期以來“招商難”的買方市場變臉為對“客戶”開始“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賣方市場。雖然沒有形成文字的明確規(guī)定,“準入制”已經被博覽會列入日程,并漸露端倪。

針對CIGE開始為自己的展會設立門檻,一些分析人士認為, CIGE “準入制”的初步推行,雖然有時令人感到是一場“秀”,但也不失為一場聰明的“秀”。環(huán)鐵美術館館長孫小娟就向記者表示說,CIGE負責人王一涵在競爭激烈的博覽會市場中適時地運用了準入制,是個非常“討巧”的做法。但她同時也認為,令畫廊沒有明確感到“準入制”的藝術北京,由于不受CIGE所選畫廊地區(qū)比例限制,立足本土,從而更加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內地的藝術市場現(xiàn)狀。

以學術見長的北京站臺中國畫廊是第一次參加藝術北京,負責人孫寧向記者介紹說,由于先前致力于畫廊的學術定位,所以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國內外的博覽會。這次在董夢陽的邀請下,抱著了解的心態(tài)來參加。然而來后才略感后悔。“因為參展的其他畫廊大多是商業(yè)畫廊,和我們一樣的學術畫廊,比如皮力的U空間,維他命畫廊,還有黃燎原的現(xiàn)在畫廊,沒有一家參加,所以我們顯得孤單而另類。”孫寧說,如果藝術北京能有一個“準入制”,將畫廊水平有所限定就好了。

其實,據記者向組委會了解到,藝術北京并不是沒有“準入制”,在處理申請畫廊的過程中,藝術北京也曾陸陸續(xù)續(xù)篩選掉50多家報名的畫廊。既然也有自己的標準,為什么不像CIGE那樣人盡皆知?原來,首先藝術北京并沒有將“準入制”作為一個招商的噱頭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其次,和CIGE一樣,藝術北京的“準入制”也沒有形成具體的文字條例,對畫廊的篩選,大多還是靠主辦方的主觀評判。這樣,沒有文字對標準的具體客觀描述,CIGE和藝術北京的“準入制”都存在著明顯的主觀意志。

董夢陽向記者介紹說,藝術北京對畫廊的篩選標準并不在于畫廊的成立年限,因為中國出現(xiàn)畫廊本來就是近幾年的事情。而是看中畫廊是否具有代理機制。董夢陽說,中國畫廊的代理機制還非常不完善。藝術北京很難從眾多畫廊中選出真正符合代理機制要求的畫廊。董夢陽說,因為代理機制的不完善,造成此次藝術北京預展剛一拉開帷幕便出現(xiàn)藝術家發(fā)現(xiàn)假畫的問題。“那天晚上,曾梵志在一家畫廊發(fā)現(xiàn)一幅自己作品的贗品,拉著我去看,后來,我們強烈要求該畫廊將這幅作品取下。”董夢陽認為,此次假畫事件歸根到底在于中國畫廊代理機制的混亂。“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不是專門由一家畫廊代理,而是可以同時出現(xiàn)在多家畫廊中,所以,即便我們知道香格納是曾梵志的代理方,但如果其作品出現(xiàn)在其他畫廊中,我們當時也認為可能是通過別的渠道進入該畫廊的。所以在曾梵志本人沒有提出異議前,藝術北京并沒有對該幅作品特別留意。雖然事件的責任方在畫廊,但董夢陽還是認為藝術北京的工作沒有做到足夠細致。他說,如果中國健全了畫廊代理機制,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就會固定地出現(xiàn)在不同畫廊中,這樣,類似此次的“假畫事件”就可以杜絕。而藝術北京的“準入制”便是推動具有代理機制的畫廊不斷發(fā)展。董夢陽說,藝術北京很快也將考慮將“準入制”列出明文條例,令篩選工作“有據可依”。

質疑三:買氣為什么不如上屆?
一年前,記者曾在2007藝術北京中了解到很多畫廊的成交狀況喜人,幾天博覽會過后,展位上掛著的作品很多都已標注了“幸福的紅點”(表明已經售出)??墒牵衲甑乃囆g北京,卻大多成績平平,一些畫廊展期接近尾聲,帶來的作品依然無人問津。
  
除了經濟環(huán)境以及上海對買氣的吸納,還有哪些因素導致了2008藝術北京買氣的下滑?
  
來自加利福尼亞的舒陽畫廊(Art Young Project)在去年2007藝術北京中,售出了約合人民幣100多萬元的作品。而今年當記者在距離展會結束僅剩一天的時候發(fā)現(xiàn),該畫廊依然“顆粒無收”。舒陽畫廊負責人Grace Yang分析認為,此次博覽會在藏家邀請方面略顯薄弱。特別是在VIP卡的制作方面,“我自己有一些海內外的藏家,但主辦方對VIP卡控制太緊,導致我沒有辦法將卡寄給藏家,邀請他們過來。”不過,作為美國比較成熟的畫廊,舒陽畫廊對交易的多少看得并不很重。“因為今年整個態(tài)勢都不好,藝術品市場也進入了盤整期,所以我們參加藝術北京的時候就有預期,知道會是這種狀況。我們希望市場好的時候大家都能分得利益,市場不好的時候,畫廊和博覽會能夠一起面對、克服。”Grace Yang表示,明年他們還將繼續(xù)參加藝術北京。“由于畫廊在中國沒有空間,因此如果每年在同一個博覽會中出現(xiàn),就會給我們的藏家和代理藝術家很大信心。”同時她還認為,畫廊既然對整個經濟形勢和博覽會情況有了判斷和預期,就會在參展前做好“預案”,最大程度地規(guī)避“風險”。因此,此次藝術北京,舒陽畫廊帶來了一些價格不高的版畫作品,另外,影像、雕塑等門類也成為其培養(yǎng)新藏家群的利益增長點。
  
除了主辦方的某些客觀因素,藏家認為導致買氣下挫最直接的因素來自作品本身。一位從上海趕來的藏家向記者抱怨說,轉遍整個展區(qū),買不到一幅令其心動的作品。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不是博覽會的問題,藝術北京做的一屆比一屆專業(yè),場地也一屆比一屆舒適。問題主要出在畫廊本身。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作品太過強調商品性,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導致消費疲倦。”來自德國的一位藏家也向記者表示,此次中國之行令其失望,看到很多類似的作品。“德國就不一樣,我們的藝術家不喜歡模仿別人,都是特立獨行的。”他說,第一代中國人畫“微笑”,世界會很喜歡,第二代中國人還畫“微笑”,世界可能也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第三代人繼續(xù)畫“微笑”,那么世界就不再認同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畫廊和藝術家正經歷著新一輪的洗牌,藝術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學術價值中去。而目前充斥博覽會的雷同作品,只是這個過程必須經歷的階段。
  
雖然,今年的買氣不敵往年,但人氣卻不懼市場的調整,竹節(jié)攀升。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藝術北京共印制了3萬多張對外門票,很早便售罄。特別是在5號晚上的預展現(xiàn)場,受奧運安全限制,所有觀眾必須依次通過安檢。隊伍排滿了藝術北京門前的廣場,很多人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得以入內,但均無怨言。“公眾對藝術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個市場的群眾基礎正不斷壯大。”

質疑四:是否應該帶有個人氣質?
董夢陽———豪爽、專業(yè)、大氣,渾身上下充滿一種不服輸?shù)臎_勁,他主持下的藝術北京,場地空曠、舒暢,氣氛和諧,具有了博覽會的優(yōu)秀特質。王一涵———美麗、精致。她策劃下的CIGE中藝博就重視細節(jié),高雅不俗。是否,博覽會真的應該帶有組織者強烈的個人氣質?主要負責人個人化的色彩怎樣在博覽會中避免?
  
第一次參加藝術北京的德國“Gallery Kasten”畫廊負責人Friedrich W.Kasten博士向記者介紹說,藝術北京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它太有個人性格了。”Friedrich說,也許主辦方的負責人是位男士,所以很多地方顯得“大而化之”,不夠精細。“擋板的白色是貼上去而不是刷上去的;射燈上落滿了灰塵,安放的位置也不夠仔細。另外,雖然主辦方也邀請了很多媒體對博覽會進行采訪,但畫廊不能及時看到對自己的報道。這點顯得不夠細心。”Friedrich向記者介紹說,德國博覽會中,主辦方每天都會把前一天媒體對博覽會中各個細節(jié)包括畫廊、藝術家的采訪內容,從網絡、報紙上搜羅下來,打印成冊,早上分發(fā)給各個參展畫廊,使他們及時了解到媒體對博覽會的宣傳。高茲提醒說,“德國有畫廊聯(lián)盟組織,每三個月聚會一次。主要的議題就是世界各地的博覽會,如果一個人說不好,第二個人也說不好,那么這個博覽會就真不好了”。香港精藝軒畫廊負責人姚守一也認為藝術北京不能只強調整個博覽會的宣傳,也需要細心地加強對每個參展畫廊的報道。
  
董夢陽卻并不完全認同藝術北京帶有自己的性格色彩。他說,一個博覽會要想辦的專業(yè),必須有配套的專業(yè)團隊,“國外兩三個人就能辦好一個博覽會,是因為與各個環(huán)節(jié)配套的公司非常健全,但在國內這樣的公司正在發(fā)展中,所以很多事情免不了需要我們親力親為,也許正是這樣令外界覺得博覽會中具有負責人的特有氣質。”董夢陽說,今年我們已經聘用了一些配套公司,比如公關公司、展覽公司等等,越多啟用專業(yè)配套公司,博覽會就會做得越專業(yè),個人氣質就越不明顯。“但這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董夢陽說。
質疑五:贊助商給藝術帶來什么?
  
今年藝術北京,除了大眾汽車、民生銀行等原有贊助商外,Philippe Charriol Foundation也步入贊助行列,成為藝術北京中影像單元的特別贊助商,記者從Charriol方面了解到,Philippe Charriol Foundation對藝術北京影像專題的贊助將是長期穩(wěn)定的。而大眾汽車除了原有的贊助方式外,此次還借奧運的東風,在藝術北京推出“為奧運添彩版畫展”,并在展覽結束后向奧組委捐贈一套版畫作品。將一貫的“資金”參與方式更深層地衍化為藝術形式的融入。另外,董夢陽還向記者透露,除了這些長期贊助商外,奔馳汽車、愛馬仕、人壽保險等品牌也紛紛向藝術北京伸出了橄欖枝,目前合作正在進一步的商談中。

眾多商業(yè)品牌的參與,令董夢陽喜形于色。他說,資金的注入有利于藝術北京更快的發(fā)展。“中國不是一個真正購銷兩旺的市場。所以我們需要用媒體的方式來做藝術博覽會。媒體需要廣告商提供刊物的印刷、人員工資等費用,博覽會同樣需要贊助商提供支持。有了贊助商的參與,藝術博覽會就不需要靠賣展位和門票生存。依借他們的資金,藝術北京可以最大限度地為參展商服務,吸引更好的畫廊參加。”董夢陽介紹說,在贊助商的支持下,今年藝術北京的展位費有所降低,6乘6米的展位約在6萬元人民幣左右。而 “影像北京”部分由于影像整體市場并不好,藝術北京更是給出了20\%的展位優(yōu)惠。董夢陽說“這些商業(yè)品牌認識到藝術北京在中國藝術界的地位,認為憑借藝術北京可以為其提供必要的宣傳。而藝術北京通過他們的支持可以走出這段艱難的道路,之后我們會有自身的造血能力。”
  
不過,隨著與奔馳的深入洽談,董夢陽有時也會遇到取舍的難題,“大眾和奔馳統(tǒng)屬汽車領域,孰輕孰重很難抉擇。”不過,董夢陽計劃將他的藝術北京衍生出很多品牌,“將來不僅有影像北京,還會有設計北京等,也許一年四季每個季度一個,這樣大眾和奔馳都能參與。”據了解,董夢陽原計劃在2009年,將藝術北京分為春秋兩季,春天以當代藝術為主,秋天以影像為主。但鑒于今年2008藝術北京中“影像專場”反映出影像市場并不樂觀,董夢陽決定明年影像部分依然放在當代藝術中,并在春季舉行。而秋季,董夢陽則準備策劃一場以素描、版畫、寫實等為主的經典專場。
  
針對商業(yè)模式涉及藝術領域,在市場普遍“叫好”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對此表示擔憂,“商業(yè)的染指很難保證藝術的純粹性。”但市場人士認為,只要選擇有實力并有資助藝術經驗的品牌,藝術創(chuàng)作受到限制的情況就會避免。

2008年的藝術北京,買氣不如往屆,人氣卻越來越好,面對藝術界不同領域提出的五大質疑,是一笑而過,還是努力改進,也許在2009年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就將看到答案。

【編輯:姚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