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利
2015年9月6日,香格納畫廊展出了張恩利的個展:《張恩利》。在主空間和H空間分別呈現(xiàn)了以“老樹”、“線”、“東西”為核心元素的系列繪畫作品。張恩利的作品有著眾所周知的個人風格,他的畫透著沉默,隱藏等難以言說的氣息和情感,凌亂的筆觸與渾濁的顏色凝固在厚厚的油畫布上。
展覽現(xiàn)場
距上一次張恩利在香格納的個展已有7年,此次九月的又一個展無疑是對此前一直關注的“靜物”主題的深入和延續(xù)。通過對“纏繞的線條”,“枯虬的枝干”,“堆積的器物”等無用之物的刻畫,展現(xiàn)了藝術家的最新感受。本次個展由兩個空間組成,香格納主空間著重展示了“線”為核心元素的作品,H空間則主要展示了“老樹”。展覽并沒有設立特定的開幕式,人流涌動,卻松散、自由。
展覽現(xiàn)場
走進空間,張恩利并不賞心悅目的畫面片刻間讓觀者忘卻了浮華括噪的時代,在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面前駐足。一如既往的,本次的作品依然有藝術家“去意義化”的決心,以“物像”為載體思考“物”的背后生活的本質,或許我們難以摸索藝術家本身的動機,但從畫面來看,所謂物體的“本質”是抽象的。它們的表現(xiàn)手法并不復雜,巨幅的畫面中一條條線條錯綜纏繞著,這些線條扭打在一起,既獨立又相互依存,原本讓人忽視的電線、鐵絲成為了主角,在灰暗的畫面中對觀者訴說著它們的故事,既柔軟卻又結實,雖然是“線”,卻質感沉重。
展廳中的張恩利
來到H空間,我們看到了一棵棵光禿禿的大樹,之前張恩利畫過樹蔭,參天大樹遮蔽著視線,此次展出的作品卻似乎映襯著上海漸漸轉涼的天氣,有些老邁,有些蒼茫。張恩利著重表現(xiàn)了這些“老樹”的樹干、樹枝。和主空間中“線”的敘述結構類似,糾纏的枝干承擔了畫面的主要部分。張恩利的老樹沒有棱角,筆觸圓潤,但這些老樹卻不能說不蒼勁有力,碩大的老樹仿佛是一個個孤獨的老人,無言中流露著堅強。本次展出的作品尺幅都很大,卻依然有些空曠感,但這空曠感卻是布展的成功,觀眾走進了“樹林”,卻不擔心“迷路”。
展覽現(xiàn)場
可以看到,本次展出的作品大多以為“線”基本元素進行組合和演繹,與之前對童年記憶的復述不同,張恩利的作品開始了從實物到抽象潛移默化的延伸,從現(xiàn)象學的角度,張恩利的作品更加接近了“本質”。從早期作品的人物描繪到生活中尋常事物的追本溯源,藝術家的畫面逐漸簡略,其內核也慢慢從客觀事物中剝離,在纏繞的線團中,筆者看到了藝術家內心的焦慮,復雜、糾結和神經(jīng)末梢的敏感。在自我審視和判斷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我們看到的本次展出的作品——以“線”的方式靜靜敘述著。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15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