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2008)首屆“西南力量”當代藝術邀請(巡回)展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08-11-24

主 題:“西南力量”當代藝術邀請(巡回)展
策 展 人:陳 默
出 品 人:廖茂林
展覽總監(jiān):廖艷梅
展覽運作:程保平
特邀批評:賈方舟、王 林、彭 德、皮道堅、鄒躍進、楊 衛(wèi)、吳 鴻、魯 虹、殷雙喜、孫振華、俞 可、高 嶺
策展助理:羅 超、張迎善、李 潔、葉彩寶
承 辦: 西南力量藝術空間
主 辦: 成都金沙拍賣有限公司

參展藝術家:周春芽、何多苓、程叢林、馬一平、高小華、張杰、何工、王承云、龐茂琨、張小濤、沈小彤、劉勇、俸正泉、李季、董重、劉芯濤、羅丹、邱光平、孟濤、劉宇、胡峻滌、黃明進、徐牧原、廉學洺、夏羽、刁毅、李昌龍、許力、羅應龍、王勝強、符曦、張培、陳胄、胡俊、蘭艷、吳以強、楊文萍、金子、乙妍、廖真武、夏炎、王榮植、熊鶴、葛貴勇、魏捍紅、余都、張真、陳薇薇、周晶、王琳、楊方偉、包平、李飛霖、謝正莉、李伯忠、萬露、陳剛、王睿、蘇勇、阿嘉娜、黃春紅、伍剛、胡屹、曉野、鄧先志、高燕、曾樸、王雨欣、劉敏、楊家勇、何千里、尹峰、楊茗、張迎善、吳江濤、何建忠、鄭越 何玲

主題概述:

在中國當代藝術的進程中,以川、渝、滇、黔為代表的“西南力量”,始終以它多元的面貌和生動的活力,顯示著不同反響的人文價值和藝術魅力,并成為本土十分重要的藝術資源庫。這種“力量”的形成,既有歷史積淀的原因,也有地理位置原因,更有由生存狀態(tài)決定的社會內質構造原因。千百年來,這里與世無爭,民風淳樸,散淡平和,自在繁衍,形成了與其他地區(qū)絕不相同的人文存在版本。這也是三十年前外來的現(xiàn)代藝術能夠很快與本土相容,乃至后來的“傷痕美術”能夠迅速崛起,“鄉(xiāng)土美術”能夠引人注目,當代藝術資源更是一代一代有序生長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強調“西南力量”,一是要對這些豐富誘人的文化資源進行梳理,而是要對這種不斷成長的力量,特別是新興力量,給予足夠的關心與愛護,以使得他們能夠獲得更廣闊的生長空間,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遇和可能。

巡展地點:
[A] 2008年12月4-7日 上海原弓美術館 (上海市長寧區(qū)古北路555弄底) 開幕酒會12月4日下午3點
[B] 2008年12月13-16日 深圳22藝術區(qū) 2030道空間 、多道畫廊 ( 深圳市寶安22區(qū)公園路 ) 開幕酒會12月13日下午3點
[C] 2008年12月22日-25日 成都四川省美術館 ( 成都市人民西路20號 ) 開幕酒會12月22日下午3點

【編輯:霍春?!?/p>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