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展覽三重奏:梁銓+金石、冷廣敏、屠宏濤

來源:99藝術網(wǎng) 作者:李保興 2014-11-08
2014年11月8日16時,“繪事后素:梁銓+金石”雙個展、“冷廣敏個展”、“旁白:屠宏濤”個展同時在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拉開序幕。時至立冬,乍起的寒風也絲毫不能影響蜂巢當代藝術中心三、四個展覽共同亮相的熱鬧場面。
 
A廳是由夏季風館長策劃的“繪事后素:梁銓+金石”雙個展,這也符合館長夏季風為蜂巢重新梳理的展覽線索:以東方美學作為底蘊和學術方向;B廳是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序列中最年輕一代藝術家冷廣敏個展;C廳是由妮瑪拉姆策劃的“旁白:屠宏濤”個展。40后、70后與80后三代藝術家的作品使得展覽的層次趣味分明,但又呈現(xiàn)出一致的氣息。據(jù)悉,三個展覽都將持續(xù)至12月8日。
 
繪事后素:梁銓+金石
 
此次展出了藝術家梁銓最新的“茶點”系列,作品中既彌漫著儒家的從容、平和之氣,同時也盈溢著道家的高邁與超然,以及禪宗的逸趣和無限生機。藝術家金石最新的系列作品“茶案”,雖然動用的材料依舊是生活中廢棄物,如舊木板拼湊的屏風,建筑廢料馬賽克打造的茶案,扭曲鋼筋造型的瓶花,等等,但作品表面原有的臟、亂、舊顏色被素白色罩染和覆蓋,仿佛讓這一套來自于“底層”的茶案瞬間變得“上檔次”,披上了某種與“高貴”等齊的氣息。
 
此次雙個展,兩位藝術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古老的“茶文化”作為創(chuàng)作對象,表達了他們各自對“素”的追求和向往,正如他們在作品中表達的哲學和美學意圖,與孔子“繪事后素”的觀點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不期而遇。他們的作品通過形式的途徑保持了藝術的當代性,同時又試圖構建一個與傳統(tǒng)美學既有差異又有連接的美學通途。這僅僅是個開始,藝術創(chuàng)作只有無限延伸的未來探索,從來沒有原路折返的歸途。
 
另外,據(jù)夏季風館長透露,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將于2015年舉辦藝術家梁銓的大型個展。
 
冷廣敏個展給“舊”一個邏輯
 
此次展覽是藝術家冷廣敏在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的第二次個展。與那些熱衷于嘗試不同媒材的同齡人相比,專注于架上繪畫的方式讓冷廣敏似乎顯得“落伍”,但也因如此讓他的創(chuàng)作變得更加純粹。他對“物”似乎有著超乎尋常的興趣,厚重的舊物與鮮艷的用色構成了他個人語言的重要一環(huán),也成為自我構成的內(nèi)在張力:“顏色鮮艷令物品看起來像是新的,剛好和‘舊’或者‘破損’形成一種矛盾,我比較關心這個矛盾的度量”。從他創(chuàng)作至今,各式各樣的“物”不離左右,充斥著他的畫布。他嘗試這種延續(xù)至今的“半抽象”實踐,強調(diào)的不再是畫面上不斷堆積和增殖的感性筆觸,而是由空間、材料、物構成的一個邏輯,以他自己的話來說,即“舍棄了不可以量化的東西比如情感性的東西”,感性只作為一幅繪畫的超現(xiàn)實觸點或藥引,理性隨后支配一切,實施自主量化的過程。
 
旁白:屠宏濤
 
本次展覽將呈現(xiàn)屠宏濤2013年至2014年的一系列新作品。展覽以油畫為主體輔以紙本手稿,以分解的方式明確藝術家植物系列一脈相承的線索。植物,是近年來屠宏濤作品中一個不斷被表述的主題。由于語言的激烈轉(zhuǎn)變,從表面上看來,藝術家似乎是經(jīng)歷了一次與過去的決絕。一直以來,屠宏濤的作品都著力表現(xiàn)人與現(xiàn)代性沖突。近幾年他將目光更專注于周遭的知識分子群體,明銳地察覺了這個群體在“現(xiàn)代人”宏觀背景下的獨特精神體驗,并以審視的目光試圖從現(xiàn)實中剝離出這種異化狀態(tài)的原由。本次展覽是屠宏濤藝術理念的旁白式呈現(xiàn),同時再另一個層面上,屠宏濤的作品則是現(xiàn)實的旁白,現(xiàn)代性的旁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