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巴黎遇襲時 還有莎士比亞書店是溫暖的

來源:澎湃新聞 2015-11-19
巴黎莎士比亞書店

當巴黎街頭槍聲與尖叫不斷,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 Company)成為20位陌生讀者的臨時避難所。

據(jù)美國《新聞周刊》17日報道,巴黎恐襲當晚,警笛聲取代了游客在戶外書架翻閱和角落里街頭藝人表演的聲音。在巴黎發(fā)生六處恐怖襲擊后,法國進入警備狀態(tài),警察告訴巴黎人呆在室內(nèi)。莎士比亞書店也關(guān)閉了大門。但它成為黑暗里的避難所。

“直到他們感到能安全離開了”

第一任主人絲微雅·畢齊(Sylvia Beach)與喬伊斯在書店中。

在歷史上,莎士比亞書店一直以為落魄作家提供安身之處為人稱道。比如1922年,當其他出版商都不愿出版讀物,唯有莎士比亞書店的第一任主人絲微雅·畢齊(Sylvia Beach)為喬伊斯出版了巨著《尤利西斯》。

店主喬治·惠特曼

之后的店主喬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也曾被《泰晤士報》評為“一個善良的、有魅力的父親般的形象”,因為在他經(jīng)營書店的一生中,收留過4000個左右需要幫助的人。

美國BuzzFeed網(wǎng)站在15日的報道中也稱,莎士比亞書店的傳統(tǒng)就是——“成為許多人安全的港灣,一處可以躲避現(xiàn)實的溫暖的地方。”

莎士比亞書店的現(xiàn)任負責人亞當(Adam Biles)在美國《新聞周刊》的書面聲明中說:“襲擊當晚,就像巴黎其他商店和餐館,我們也按警察說的關(guān)上店門,讓顧客待在里面,直到他們感到能安全離開了。”

莎士比亞書店成為了黑暗里的避難所。

“我們和這個城市里的人都能感覺受害者及其親友的痛苦和悲傷,我們也希望經(jīng)歷了恐怖主義后,和平會很快回歸巴黎和世界各地的城市。”

“在書店里,我們是安全的”

當時,住在書店樓上的居民、作家哈里特(Harriet Alida Lye)也待在書店里。她在英國《衛(wèi)報》寫下了自己的心情:“在書店里,我們是安全的。窗戶都關(guān)上了。”

“當時我們已經(jīng)在這里(指書店)待了幾個小時,一直給家里打電話。大約還有20位讀者和我們待在一起。除了疾馳而過的警車、從巴黎市中心酒吧出來一路跌跌撞撞又對一切渾然不知的人,我已經(jīng)沒法注意其他東西。”

“我們就一直打電話、看新聞。我們說感覺就像還有什么更大的事要發(fā)生了,就像我們已經(jīng)受到了襲擊。我能感到恐怖已經(jīng)蔓延到家門口了,因為巴黎就這么小,襲擊還在這個城市的各個地方發(fā)生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警報不斷。巴黎圣母院的燈光也暗了。這在以往這個時間,是絕對不會這樣的。”

作家杰米·福特的推文

作家杰米·福特(Jamie Ford)最近剛?cè)チ松勘葋啎辍:驮S多人一樣,他也在推特上贊嘆了這家“臨時避難所”。他告訴《赫芬頓郵報》:“它本就有一種公共精神,所以我并不奇怪它會為陌生人開門。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在那樣一個糟糕的夜晚,美好的人性依然存在。”

“來自世界各地的團結(jié)和愛就是美麗的”

書店營業(yè)員露絲(Rose Alana Frith)在接受美國BuzzFeed網(wǎng)站采訪時表示,星期五晚上成為暴行避難所的書店會令許多人無法忘記,在成堆的災難性報道、持續(xù)發(fā)光的藍色警報燈中還有那樣一抹色彩。

“在黑暗的樓梯里,周圍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面孔,我感到安慰。因為善意沒有消失。22小時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在一家無論發(fā)生什么事都不會關(guān)門的花店停下腳步,買了四朵向日葵?;蛟S就像花店人說的那樣,‘黑暗中還有一絲光亮’。”

之后,哈里特又在《國家郵報》(the National Post)上回應說:“整個周末,大家一直在問我是否打算離開巴黎。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的朋友說會提供住處,我的父母告訴我只要我想,他們會定下回多倫多的最近航班。”

“我不知道我會怎么做。我不知道什么決定才是最好的。我不清楚,離開這里,我要去哪里?;蛟S,現(xiàn)在,有這么多書在,我就足以度過一個安寧的周末。”

“我相信藝術(shù)有一種改變事物并使其富有意義的力量。我也相信不好的事物,可以因它變好,甚至美麗。襲擊發(fā)生后,來自世界各地的團結(jié)和愛就是美麗的。”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