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夏吾角藏傳佛教藝術精品展開幕 熱貢文化走進北京

來源:99藝術網(wǎng) 作者:李保興 2015-05-31

(展覽現(xiàn)場視頻)

2015年5月31日10時,“相法心源——夏吾角藏傳佛教藝術精品展”在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隆重開展。此次展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青海省文化廳、北京藝術博物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宣傳部聯(lián)合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金延林博士策劃,共呈現(xiàn)了夏吾角大師多年來創(chuàng)作的部分藝術精品,包括泥塑、唐卡、堆繡、木雕、銅雕等藏傳佛教藝術作品120余件。展覽將持續(xù)至6月30日。
 
展覽主題“相法心源”也提示了對佛像的塑造都源自于畫家的本心。策展人金延林博士在接受99藝術網(wǎng)采訪時說:“當初確立“相法心源”這個主題也是直指宗教繪畫這樣的主題。” 金延林博士表示,宗教藝術首先展示的是宗教的教化功用,與其他藝術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創(chuàng)作者心性上的不同。作宗教藝術作品首先要求藝術家有一個崇敬的心理,要有宗教信仰,創(chuàng)作藏傳佛教藝術作品要求更嚴格。藝術家夏吾角說:“唐卡藝術主要是宗教文化”。“藏族人民全民信奉佛教,每一件作品都是嚴格按照宗教的儀式畫出來的,畫畫的過程也是修行的過程” 青海省黃南州熱貢畫院娘本院長表示。
 
夏吾角先生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貢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在泥塑、唐卡、堆繡、木雕、寺院設計等眾多領域均具有較高造詣,青海省黃南州熱貢畫院院長娘本表示:“本次夏吾角大師的作品展包含了釋迦摩尼的生平、十八羅漢、繪畫唐卡、泥塑等,展示了熱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體現(xiàn)了藝術家一生的心血。”策展人金延林博士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從材料到樣式件件都是精品,展示了夏吾角先生藏傳佛教藝術的典型特點,
 
作為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流派,熱貢藝術發(fā)祥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境內隆務河流域。那里匯聚了大批從事佛教繪塑藝術的民間藝人,因其從藝人員之眾多,群體技藝之精妙,都為其它藏區(qū)所少見,故被譽為“藏族畫家之鄉(xiāng)”,而同仁地區(qū)在藏語中稱為“熱貢”,因此這一藝術便統(tǒng)稱為“熱貢藝術”。熱貢藝術以其悠久的歷史、虔敬的信仰底蘊和獨有的地域民族文化為依托,憑借其精湛的技藝已經(jīng)走出青海同仁,逐步走向世界,受到越來越多藝術愛好者的推崇。2006年6月,熱貢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9月30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關于夏吾角大師
 
夏吾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貢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熱貢藝術協(xié)會會長,青海省黃南州工商聯(lián)副主席,熱貢藝術傳習院院長,青海仁俊熱貢藝術博物館創(chuàng)始人。他在泥塑、唐卡、堆繡、木雕、寺院設計等眾多領域均具有較高造詣,其作品曾在德國、比利時、韓國、荷蘭等多個國家展覽,并被國家博物館等眾多國內外頂尖藝術機構收藏。201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與青海省黃南州人民政府在天津楊柳青為其建立了熱貢藝術館,以突顯其為熱貢藝術做出的貢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