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郝儷藝術中心,老大爺隨意地指了指兩塊展板后形成的空間,"她在里面畫畫。"
我好奇地伸著頭,望向里面,"郝儷老師?您在這里嗎?"
"我在這里,你進來吧。"
我輕輕挪開擋在面前的大畫架,一個身著大花褲子,黑色毛衣的嫵媚女人站在我的面前。
"郝儷老師很高興認識您。"我伸出手。
郝儷微微頷首,握住了我的手,手掌厚厚地、暖暖地。
"來,坐。喝咖啡么?"
"好滴。"
我和郝儷開始了較為簡短地交談,從她的創(chuàng)作談到她的學畫生涯,我不禁感嘆郝儷的頑強。
她出生于河北靈壽縣的小村子,但是兒時的郝儷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她不從于命運的安排,不愿早早嫁為人婦,屈居于小山村里。自小的倔強、一根筋,使得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來到城市,開始了打工的日子,那一年她15歲。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來到八一制片廠孫永印老師家照顧孫老師的父親和女兒。在這里,她接觸到了繪畫,在孫老師的啟蒙下,郝儷開啟了屬于自己的藝術之門。
"不論是石家莊還是北京,從來到城市的那一夜起,我就學著適應城市打工者的生活;學著用忍耐和沉默來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誘惑,老家的人們都羨慕我:生活在城里還總是遇到好心人的關照,都說我太幸運了!我是幸運的,曾經(jīng)那么多親友就像接力一樣一棒接一棒的收留援助我,每當想起他們,感謝之情都會涌上心頭......然而在這光線的背后,城市的冷漠,戶口的無情,工廠的約束,酒店的無奈,寄人籬下生活中的屈辱,對我這個在荒山草坡上生根長大的野花,遭遇的風雪嚴寒只有自己知道,我承受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很多,我自認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我要讓野花自由任性地瘋長......"
——節(jié)選自《野花·郝儷之路》一書
人生舞臺· 200cmx320cm· 2008年·布面油畫
故鄉(xiāng)的花朵一·130cmX97cm·2009年(此作品參加法國盧浮宮國際展被國內(nèi)人士收藏)
童年·100cmX80cm·2005年(由天娛影視文化公司董事長龍丹妮收藏)
說起自己在央美求學的經(jīng)歷時,她很興奮,她說報考美院時,她的作品被央美的蘇新平、王華祥看到了,倆人驚異于郝儷的繪畫,那種天生的顏色、筆觸,不是教出來的靈性。所以郝儷順利考入了央美研修班。從此郝儷畫畫的心開始不再漂泊。
在美院的日子里,她拼命認真地臨摹和理解大師的作品,頂著班級功底差的壓力。漸漸地,同學、老師開始喜歡了她的畫作,稱她的油畫作品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當時她居住在西八間房的民工大雜院中,每晚都在惴惴不安中睡著,房東不體恤一個異地女孩求學北京的辛苦,因她拖欠房租而不許她用電用水,寒冷的冬季,她像一只可憐的小獸躲進學校的畫室,保安檢查,她便關燈藏好,保安走后,她開始瘋狂地作畫。
"......瘋狂的印版畫和繪畫如暖流親吻我漂泊孤單的靈魂,我武裝著搖搖欲墜的身軀與現(xiàn)實的殘酷抗衡、抗衡......那一年的冬天我知道我熬過來了......"
——節(jié)選自《野花·郝儷之路》一書
情迷伊甸園——自畫像·100cmX120cm·2010年
說起自己遭受的苦難,郝儷總是面帶笑容,不經(jīng)意地說著,仿佛她在訴說別人的故事一樣。
她說自己很幸運,遇到很多貴人。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是她的執(zhí)著、她的頑強的堅持著,怎么才能如此幸運呢?不是因看到希望而堅持,是堅持著才看到希望。
后來,她成為了職業(yè)畫家。
她作品中的女性,其實都是自畫像,是她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她的日記,她的美。
郝儷的作品可以她做母親為分水嶺,早期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有一種少女的惆悵、柔弱,色彩平衡、淡雅、含蓄;2011年成為母親的她作品日益顯現(xiàn)出母性柔情,舐犢情深,和著濃郁的色彩,以大紅、深紅為主,展現(xiàn)出母愛這一抽象溫情、暖人的詞語。
提起兒子Adam,郝儷滿滿地幸福之情,她說,自己曾希望成為母親,也許上帝聽到她的內(nèi)心,所以Adam小天使來到了她的身邊。有了兒子,她那顆漂泊的心終于停留了下來,她說,現(xiàn)在的自己為了兒子,兒子亦為了她。
她的眼睛彎成了月牙。
有了兒子的郝儷,對人生有了不同的解讀。她畫了許多以懷孕為題材、孩子母親題材的作品。
孕靜:一個女人蛻變的心境·100cmx100cm·2012年
為和平自由翱翔在藍天白云中的女人·200cmx320cm·2008年-2014年
凝望遠方的母·150cmx190cm·2013年
樂天派ADAM·150cmx150cm·2013年
她用自己的柔軟、堅毅走過了人生的嚴冬,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感謝我的爹娘給了我生命(1975年11月6日)
感謝我的兒子讓我做了娘(2011年9月28日)
感謝我自己因為對藝術的堅持成為了幸運的藝術家
——郝儷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