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走進葡萄牙海軍博物館 重溫大航海時代的輝煌成就

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馬潔君 2013-12-18

走進葡萄牙海軍博物館 重回大航海時代(圖片資料)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特茹河邊有一座“大發(fā)現(xiàn)紀念碑”,紀念碑面朝大海,形似一艘展開巨帆的船,氣勢不凡,是葡萄牙開拓海洋光輝歷史的紀念。在紀念碑以北不遠處,就是擁有150年歷史的葡萄牙海軍博物館,這里不僅記錄著昔日航海帝國的輝煌與成就,也講述著大航海時代屬于葡萄牙的故事。

葡萄牙海軍博物館始建于1863年,由當時的國王路易斯一世特別下令興建,

以更好地收集和保存航海方面取得的成就。歷史上,海軍博物館一直是葡王室及海軍珍藏航海文獻和船只模型的專用場所,并不對外開放。1962年海軍博物館搬遷至里斯本貝倫區(qū)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西翼后,才開始正式對公眾開放。

海軍博物館同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一樣,是一座具有曼努埃爾風格的建筑,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達1.6萬平方米。博物館擁有各類藏品兩萬余件,其中包括從大航海時代直到十九世紀的各類船只模型、葡萄牙海軍士兵制服、盔甲與武器、導航儀器和地圖等。此外,博物館中還保存著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整理的數(shù)萬份珍貴文獻及圖片資料。

一走進博物館,參觀者便能看見矗立在主展廳入口處的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的雕像,在他身后的墻壁上是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地圖上標注著葡萄牙人從大航海時代起的主要航海線路。沿著彎彎曲曲的航線,參觀者能夠同達·伽馬一起從里斯本出發(fā)繞航好望角“直抵”印度,也可以和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一同乘風破浪“到達”巴西東海岸。

走進主展廳,首先看到的是展廳正中間陳列的一艘艘船只模型,它們按時間順序排列,記錄著葡萄牙船舶發(fā)展歷程。從小型的單桅三角帆船到可以越洋遠航的多桅帆船,從這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船只模型不難看出,當時葡萄牙人擁有高超的船只設計和建造水平。

在展廳的墻壁上,記者還看到大量描繪船隊出海途中及在目的地所見所聞的油畫。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油畫是船員們在順利返航后根據(jù)記憶畫出的,不僅形象地記錄了船隊出海遇到的困難與危險,更為當時葡萄牙人了解非洲、亞洲和美洲的人文與地理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此外,展廳里還陳列著各種羅盤、指南針、地球儀和地圖等航海工具以及多位葡萄牙著名航海家的雕像。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葡萄牙海軍博物館記錄了葡萄牙人從亞歐大陸最西端出發(fā),遍游全世界五大洲的輝煌成就,展現(xiàn)了葡萄牙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勇氣。每年到海軍博物館參觀的國內外游客超過15萬人次,博物館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葡萄牙歷史與文化,重溫大航海時代的輝煌成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