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亮相南藝美術館

來源: 作者:99藝術網上海站 韓春陽 2013-12-03

現場圖

12月2日下午3點,“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媒體發(fā)布會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觀眾紛紛到場,期待與期盼已久的國際大師的作品相見。

貝瑞•焦爾發(fā)表演講

培根研究專家、收藏家貝瑞•焦爾先生認為,“弗朗西斯•培根已于21年前去世了,但是今天,我仿佛看到他出現在了展廳現場。培根不僅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師。在記憶的十四年里,他不僅教會我藝術上的事,也教會我許多生活上的道理。弗朗西斯•培根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信仰用熱情努力工作,就像他所做的那樣,他的熱情不僅體現在他的畫布上。同時,他作為一名同性戀在為英國同性戀取得合法性這一問題上也起了很大作用,他的慷慨也幫助了很多個體和機構。他堅信藝術市場始終占有一席之地。對藝術家來說,最終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就藝術而言,時間是唯一真正的評論家。在我心目中,弗朗西斯•培根超越了曾經每一個存在的藝術家。最后,我為這次展覽的促成付出巨大努力的南藝美術館全體工作人員表示感謝,為此我將捐贈一幅培根優(yōu)秀的作品給南藝美術館。失去這幅作品對我來說很難過,但是讓它為南藝美術館所擁有也是值得的。”

捐贈儀式 貝瑞•焦爾(中)與李小山館長(右)

貝瑞•焦爾先生向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捐贈弗朗西斯•培根原作《法國體育報紙上的拳手們》成為南藝美術館的永久收藏。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先生上臺接受捐贈,并授予了貝瑞先生收藏證書。

策展人王亞敏

策展人王亞敏表示,弗朗西斯•培根在藝術界做出的偉大貢獻。在他的畫作中培養(yǎng)和繼承了偉大的競爭精神,也只有競爭才會在社會中產生更優(yōu)秀的作品。同時,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汲取更多的藝術養(yǎng)分。

李小山館長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表示,第一次見到培根的作品他就為之震驚,并立刻成為熱烈的愛好者,在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中有一種可能性的想象。開館一年來,南藝美術館不僅有高質量的學術展覽,還有豐富的公教活動,這次中英藝術交流活動更響應了美術館‘立足當地,面向國際’的宗旨。同時,也為開館一年內兩件世界名作(達利的雕塑、培根的畫作)先后落戶南藝美術館感到榮幸。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經過長期的策劃和協(xié)調,已經正式就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和借展及合作方達成合作。倫敦時間2013年7月8日,在倫敦泰特美術館,李小山館長代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正式簽訂了主辦《向培根致敬》的展覽協(xié)議。

于12月2日正式揭幕的《向培根致敬》展為英國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中國的首次大規(guī)模個展。近80余幅作品,媒介涉及繪畫、素描、手稿及文獻等,借展自培根在歐洲著名的藏家,這不僅是培根在中國的首次個展,也是較為重要和全面的一次。培根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及其展示研究價值是毋庸置疑的。被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稱作“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培根對于英國現當代藝術崛起的持續(xù)影響,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現當代藝術發(fā)展的經典意義,都是公認的?!?/p>

最為獨特而珍貴的是,展出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出自培根在倫敦最負盛名和傳奇色彩的“馬廄”畫室(7 Reece Mews, London SW7)。這是培根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主要基地,是培根藝術的秘密領地,一直具有神秘色彩。在培根過世后,這一畫室甚至被整體打包遷往培根的出生地都柏林做研究展示。圍繞這一畫室遺留作品及文獻的考察、展示和研究,產生了當代語境中培根及其影響研究的眾多前沿項目和課題。尤其是在當代中國語境中,此次展覽將會顯示其重要而獨特的意義。
本次展覽活動也將涵蓋系列高端學術出版物及研討活動,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很榮幸向公眾推出培根作品中國首展。

展覽將作為南藝美術館的跨年之作展至2014年1月6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貝瑞•焦爾與策展人王亞敏

《戴黃帽子的凡·高獨自在路上》 照相紙上油彩 鉛筆及色粉 28.5cm x 32.5cm 1955年

《拳手》 布上油彩和色粉 21cm x 31cm

《雙重臉面的畢加索》 照相紙上油彩 色粉及鉛筆 30cm x 28.5cm 1956年

【編輯:韓春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