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滿布云紋,國家舉行重要典禮使用器具
玉與德緊密相連,在古代,從天子到普通百姓,身上都佩帶玉器。國家舉行重要典禮使用器具,社會禮儀裝飾性的東西,也都使用玉器,由于玉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選玉很嚴格,制作玉器的技藝十分精湛。
到了明清,收藏玉器的人很多,京城里上流社會人物,居則以玉為消遣品,行則以佩玉為財富象征,朋友相見以所得之玉相互夸耀,居家無玉就像不是士大夫的宅地,服飾無玉則衣履就不算完整,無玉方面知識別人談話則插不上嘴。玉,人們都竭力以求。直至今天,有很多人用千萬元購買一段或一片夏、商、周三代遺留下來的古玉。
然從“金縷玉衣”到“漢代玉凳”的天價拍賣揭示了古玉器市場黑幕重重,怎樣辨別玉的“古”與“新”,本期投資收藏欄目邀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張廣文,為我們揭開玉器世界的迷霧,打開玉器收藏與鑒別的寶典。
張廣文:收藏玉,要了解玉器的傳承和文化
古代玉器大體上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新石器時期,這時的玉器分布已經(jīng)很廣泛了,東北地區(qū)紅山文化,山東地區(qū)的大汶口-龍山文化,西北地區(qū)齊家文化,南方江漢地區(qū)石家河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遺址中都出土了成系統(tǒng)的,較大數(shù)量的玉器,當時的風格古樸,主要特點是裝飾花紋比較少,造型以動物形象和幾何體的形象為主,一些器物造型,源于工具,一些學者認為,此時玉器的主體,同原始宗教,原始崇拜,原始巫術(shù)關(guān)系密切。
第二個階段商代和西周,商周時期金屬工具的使用占了很大一部分,石制工具,一些金屬工具和非金屬工具的使用混雜在一起,由于金屬工具的使用開辟了加工技術(shù),這時就有了很薄的玉片,作品上面有長線條的花紋,直線加折線比較多;西周的花紋則弧線較多,線條比較復雜,片狀較多,線條以長線條為主;
第三個階段東周到漢代結(jié)束,玉器以片狀為主,立體作品也有但很少,花紋精致,一個小的單元二方連續(xù)排列或四方連續(xù)的排列,做工復雜,小的被稱之為谷紋,像一個小螺旋狀;蒲文、蟠虺紋、云紋,滿而密、很神秘的小的花紋裝飾在玉的表面,這樣形成一個主題,與西周長線條的裝飾形成一個很大的區(qū)別。漢代的金縷玉衣是用玉片連綴的。
戰(zhàn)國以后玉片厚度增加了,直到唐前特別是新石器到上周的玉器大致上都是倉玉,玉的顏色多雜色。唐代白玉、青白玉比例增加起來,白玉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作品上寫實風格,素描速寫的、對事物模寫的在玉器花紋和造型上占很大比重,藝術(shù)性也較高,作品較真實地表達了人們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對象,這種風格一直到宋元甚至一直影響到明清。
明清與唐代玉器風格是一致的。明代作品數(shù)量較多,類別復雜,器皿類和立體的表現(xiàn)的作品占很大比重,玉料選材嚴格。古代主要的玉料,一類叫做透閃石,也叫軟玉,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很大比重,東北地區(qū)紅山文化在玉的選材上就以透閃石玉為主,西邊時間稍微晚一點的齊家文化,甘肅、寧夏、青海也是透閃石玉為主。考古學家夏乃先生(考古研究所所長)曾經(jīng)提到商代玉料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透閃石玉,第二種是蛇紋石玉,第三種是南陽玉。
西周到漢代,玉器進入內(nèi)地,張騫通西域加強了內(nèi)地與中亞的物資交流,西部玉料大量進入內(nèi)地,到明清時的玉料主要是新疆過來的,這時出現(xiàn)了其他的玉,也就是從明代開始出現(xiàn)了翡翠。新石器時期也有翡翠,但進入內(nèi)地是在明代。年代越久遠,經(jīng)歷越顯赫,玉的價值越貴。
清乾隆白玉御題詩“太上皇帝”圓璽成交價在2011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以1.61億成交,刷新了帝王玉璽記錄
記者:高古玉、古玉、新玉如何辨識?哪一類玉最具有投資潛力?
張廣文:古玉、新玉,這是個時代說法。古玉指明代以前的玉稱為古玉。高古玉則是指戰(zhàn)國以前、漢代以前的玉類,以和田玉為主。
古玉很少,對于古玉的收藏,它代表著古代文化?,F(xiàn)在市場有收藏有投資的問題。當代的玉器收藏,文化是一致的。相對于明清玉器和現(xiàn)代玉器來說,無論是從文化鑒賞還是從投資的角度,收藏高古玉更具有投資潛力。
記者:如何辨別古玉和仿古玉?
張廣文:古玉鑒別首先是個大時代背景,其次看玉器的特征,再次看古玉的玉質(zhì),玉,年代久了會留下痕跡。另外從加工上看,人工動力和電動動力的區(qū)別,人工動力是來回轉(zhuǎn),電動動力是朝一個方向。
打磨后做舊的古玉器,有些是用稀釋的氫氟酸溶液浸泡,產(chǎn)生白色,為使腐蝕面有自然差異,如需要使仿品在某地方有其它沁色,所添加的顏色有紅、黃、黑和褐色等幾種。一般都是用化學合成的顏料調(diào)制成液,將仿品玉器加熱后,局部涂上顏料,深淺視需要而定。有的染色和做舊是反復多次形成的,其欺騙性會更大。給仿品做上古玉玻璃光,是用加殼打磨拋光,使之形成表層化學反映,所以與在漫長歲月里自然形成的白化現(xiàn)象是不一樣的。經(jīng)過歲月的撫摸和水土的侵蝕,必然會留下種種色質(zhì)的印記,從而為鑒別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jù)。
這里所謂的“色質(zhì)”,色即沁色,質(zhì)指玉質(zhì),而沁色通常會成為一塊古玉的重要鑒定標準。而古玉出土之后,經(jīng)過人的把玩,其體內(nèi)的物質(zhì)成分由于受到人氣的涵養(yǎng),玉性又會慢慢復蘇,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呈現(xiàn)出五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用來冒充玉的石頭與真玉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它們沒有玉的溫潤,而且亮光比玉強,大多不透,硬度也低,跟玉摩擦,玉沒有變化,石頭會留下條紋,且很難擦掉。
記者:投資玉器要注意哪些問題?
張廣文:
一、材料鑒別。買好料,看它到底是什么礦物質(zhì)的,通過國家級的檢測機構(gòu)可以檢測出來。
二、玉料檔次的鑒別??床牧稀㈩伾?、細膩度、雜質(zhì)、裂痕、礦產(chǎn)的稀有度等。
三、藝術(shù)水平的鑒賞。作品是否出自名家之手,作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制作工藝是否上升到藝術(shù)高度,比如說有的一個樣式生產(chǎn)好多件藝術(shù)性就不高,就談不上收藏價值了。
四、年代鑒別。年代早但藝術(shù)性不高的作品,價值也不高。
五、判斷是否是文物。判斷它是不是文物,縣以上的文物單位可以免費提供文物年代的鑒別。
六、多比對。熟悉玉器的價格,從低價到高價,逐步深入。
記者:老坑與新坑是否可以作為區(qū)分古與新的標簽?
張廣文:這是部分人對玉器認識的誤區(qū),玉器一般可分為生坑與熟坑,生坑玉保留了較多的出土時玉器的狀態(tài),熟坑玉器多為傳世玉器,經(jīng)過盤摩而變色,老坑身份≠古玉。按照地質(zhì)學觀點,老坑、新坑在地下形成的地質(zhì)時代是相同的,僅是開采的先后年份不同。不能根據(jù)“新坑”、“老坑”武斷判定年代,有些新坑種形成的年代比老坑種還要早。價格昂貴≠古玉。價格昂貴與否除與價值有關(guān)之外,還牽涉市場供需矛盾。
記者:翡翠作為玉器品類中一種,質(zhì)量上乘的翡翠有什么鮮明特征?
張廣文:時間節(jié)點上來看,翡翠算作新玉為佳。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翡翠飾件,其價格由幾十元到數(shù)百上萬元不等。翡翠屬于硬玉,有白色、綠色、紫色、灰色等多種顏色,最名貴者為綠色,其次是白色、紫色、灰色相對廉價。翠翡越綠越好。清透,光亮,色調(diào)均勻,價值相對就高。
TIPS:無論是玉器愛好收藏者,還是為保值增值的玉器投資者,玉器市場,良莠不齊。了解一些專業(yè)常識,對自身收藏、投資都大有裨益。比如號稱,首先得判斷翡翠最為著名的集散地在云南騰沖、大理等地,怎么東北還出土?翡翠大概是明清時期從緬甸流入中國,怎么又出現(xiàn)在中國的遠古時期呢?“翡翠,也稱為緬甸玉,清代才算是中國歷史上大量開發(fā)利用翡翠資源的時代。”所以投資、收藏均需要多學習一些古玉知識。
玉器真?zhèn)蝺?yōu)劣,與自身光澤、細膩度密不可分。投資收藏者在自身不能判斷玉器真?zhèn)螘r,可以找尋專業(yè)機構(gòu)和專業(yè)團隊鑒別,比如北京大學檢測中心,利用光譜檢測,一般可以準確地確定玉器的類別。能出具寶玉石協(xié)會、地質(zhì)部、商務部等檢測機構(gòu)報告的產(chǎn)品,一般不會有假。年代鑒別可以到國家文物局縣以上文物單位專業(yè)鑒別,以免上當。
張廣文簡介: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培訓部專家,主要從事文物管理和古代工藝品研究。
研究方向:研究明、清兩代玉器的歷史、品種及使用情況;鑒別傳世玉器制造的時代;研究玉文化及古代玉器的發(fā)展歷史。著有《張廣文談玉器》、《明代玉器》、《你應該知道的200件玉器》、《玉器史話》、《古玉鑒定》、《中國玉器真?zhèn)舞b別》等書。
【編輯: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