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文玩收藏將成價值洼地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鄒艷 2013-01-09

藝術(shù)品市場上我們習慣性將除書畫、瓷器這些主要品種外的其他藝術(shù)品種類統(tǒng)稱為雜項,主要包括金屬器、玉器、竹木牙角雕以及家具等。時間回溯到20年前,這些竹雕、家具都是非主流藝術(shù)品類,都不值什么大價錢。但是轉(zhuǎn)眼到了今天,這些昔日的非主流藝術(shù)品已然在拍場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去年春,臺灣簡松閣藏的明紫檀筆筒便創(chuàng)造了4800萬元的高價。去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共成交3.78億港元,其中一黑漆嵌螺鈿的香幾以1400多萬港元成交,居那一專場的第五位。不久前,嘉德明清古典家具夜場總成交66759800元,成交率73%。其中,一件估價3萬-6萬元的紫檀筆筒最終以40.25萬元成交。

文玩市場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青睞,而網(wǎng)友也討論熱烈,文玩收藏將成另一價值洼地。

“文玩”自古有之

@取消 林格:“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涌,何年是白頭。”詩句出自清乾隆皇帝,而被其稱贊如掌中日月的物件正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核桃,在古玩行中被稱為文玩核桃,也是收藏品種之一,如今越來越火。

@kangruihan:“盛世玩收藏”,隨著經(jīng)濟的日益富裕,收藏漸熱;收藏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也是一種情感的寄托,自古就有“文玩”之說。

@拉薩蠻子:“文玩”這個詞兒它洗脫了俗氣,有很強的文化氣息,更能體現(xiàn)收藏的價值和格調(diào)。文玩不同于珍玩,“珍玩”是一個主觀色彩很濃的詞。如果人們能夠收藏更多的珍玩,那么他們的文化修養(yǎng)、人品、格調(diào)也都會越來越高。

@文玩天下官方微博:其實文玩是種愛好,從來不分貴賤,喜歡就好,大眾貨玩好了也值得收藏,就如同酷核居主家的核桃,玩好了給四座樓都不換,這叫文玩,不是說誰有錢誰就玩得好,而且誰會玩才是玩得好,是吧?元芳。

喜愛是基礎(chǔ)

@安琪麗娜朱莉:現(xiàn)在很多文玩類的收藏都堪比黃金、鉆石的價格,所謂窮戴金、富戴玉,還真是品位的事兒,各有所好吧。

@羅源那些事兒:隨身攜帶幾串佛珠,行走于山水市井中自有一番韻味,它給人帶來自信與福佑,佩戴佛珠時刻謹記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如遇到同為玩家之人更能聊起盤玩樂趣。都說生活有了愛好而多彩,作為文玩的種類之一,傳遞的無非是把玩過程的沉淀?,F(xiàn)今社會物欲橫流,紫檀花梨成時尚,收藏佛珠成為上流社會的一種樂趣,文玩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環(huán)球老虎財經(jīng):近兩年玩核桃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僅僅是為了把玩。核桃文化由基礎(chǔ)的把玩上升到精品的收藏。獅子頭、虎頭、公子帽、官帽這些根據(jù)核桃的形狀起名兒的“四大名核桃”,最受核桃玩家的追捧,這也導(dǎo)致了它們的價位一路上揚。

@rssr_vic:文玩核桃的收藏、選擇、保養(yǎng)。文玩核桃的收藏有需求就有市場,現(xiàn)在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場,都有文玩核桃。核桃的收藏與其他收藏不一樣,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收藏別的物品以藏為主、把玩為輔,而核桃是在把玩中浸潤、把玩中收藏、把玩中升值。

文玩收藏并非那么好

@乙未:文玩若進到收藏的行列,那就不是玩了。第一藏著的東西不能常把玩,這就失去了文玩陶性冶情的意味。第二所謂藏就是一種保有,為的是一個市場價值,可這事一般人把握不好,因為文物造假在魏晉時就很風行了,到宋時達高峰,歐陽修當時就指出過字畫、金石的造假泛濫之風?,F(xiàn)代所謂的收藏就更沒法說了。

@喜靜平:人們在核桃上花費數(shù)千美元。核桃雖然是一種食品,但它在古玩行中也是一個小小的收藏品種,行內(nèi)人稱為文玩核桃,大個核桃等文玩品的價格被抬高到數(shù)萬美元,但很多人愿意花費大量金錢購買收藏。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