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戴勒在海沃德畫廊的展覽作品《世界的歷史》
考慮到杰里米·戴勒的許多作品都是關于偶發(fā)事件和其產生地點,因此其在倫敦海沃德畫廊舉行的生涯中期的回顧展絕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次展覽一不小心就容易變成一次錯誤的冒險,然而,最終它成為了今年最佳的藝術展覽之一。
戴勒既不是畫家也非雕塑家,他經(jīng)常會設計出一些被稱為社會干預的作品。戴勒被稱為“流行文化的誘導者”。他擅長鼓動人們,說服他們去做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在他的作品《奧格里烏的戰(zhàn)斗》中,他將一場著名的礦工罷工事件搬上舞臺重演——為此他精心安排了當事的礦工志愿者加入到劇中重演。
憑借一場以其作品《記憶桶》為主題的展覽,戴勒于2004年獲得了特納獎?!队洃浲啊肥且徊筷P于美國前總統(tǒng)喬治·W·布什的故鄉(xiāng)德克薩斯州的克勞福德的紀錄片。戴勒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我創(chuàng)作是因為我對被人恨感興趣。我愛管閑事”。因此,戴勒在海沃德畫廊的展覽被貼切地命名為“人們的樂趣”。
此次展覽似乎想展示戴勒各層面的創(chuàng)作——掛在海沃德畫廊后面的大橫幅,寫著“生活就是責怪一切”;戴勒在畫廊設立了一個寫著“我的失敗”的區(qū)域,這里主要展示了他沒能成功完成的一些事;他從伊拉克買回的被炸毀的汽車,這一作品被作為藝術品推薦到了“特拉法加廣場的公共藝術項目“第四基座”。
戴勒的折中主義中透著一種絕倫的才氣,而此次展覽則巧妙地捕捉到了戴勒的這點——它幽默詼諧又引人入勝。對于一位長期以來一直避免在畫廊進行展覽的藝術家,舉行這樣的大型畫廊展覽應該是無法取得這樣的效果的,但謝天謝地,杰里米·戴勒的這次個展卻做到了。而杰里米·戴勒明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英國館的展覽上的表現(xiàn)也十分值得期待。
【相關閱讀】
【編輯:孟宏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