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 寶研樓圖
1948 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印章:傅 抱石之印 往往醉后
題跋:寶研樓圖。予向治畫論,于《松壺畫憶》最所傾心,蓋平易近人而又能抉透此中之秘者也。戊子春正月,蔡君慕慈攜萊公先生手翰見示,屬寫寶硯樓圖卷。且云:萊公富收藏、精鑒賞,即如此圖已有心畬、午昌、越園諸公巨制。予敬申欣然之忱,惟珠玉其前,敢輕易涉筆也?久雨初霽,為營是幀。惜烽火正熾,心緒過差,尚乞指謬。新喻傅抱石并記于金陵中央大學講舍。
尺寸:34.5×106cm
出版:
《近現(xiàn)代十五家名畫選》,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1 年出版。
《傅抱石年譜》P129-130,葉宗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出版。
《傅抱石的世界》P314-315,葉宗鎬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4 年12 月第1 版。
展覽:《傅抱石百年大展》,臺北,2004 年。
拍賣:2006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秋季拍賣會Lot.1098。
華辰2012春拍中國書畫部分,名家大師的精品力作多有呈現(xiàn)。傅抱石的《寶研樓圖》是其中不能不提的重點作品。此作多次出版著錄,并參加展覽,可謂流傳有序。傅二石先生評價此作“堪稱傅氏人物畫中難得之佳構”,實屬難得。
《寶硯樓圖》系畫家于1948年初為友人所作。圖中有跋云:“戊子春正月,蔡君慕慈攜萊公先生手翰見示,屬寫寶硯樓圖卷。”蔡慕慈系傅氏同鄉(xiāng)及好友。求畫者“萊公”名錢公萊,其人富收藏、精鑒賞,故傅氏對其求畫“敬申欣然之忱”,且精心構思創(chuàng)作此幀《寶硯樓圖》。圖中無論門窗桌椅,書畫擺設,及端坐室中之“寶硯樓主”,室外之欄桿樹叢,行筆皆簡潔明快而又輕松瀟灑,可謂典型之傅氏風格。尤其是畫中那把玩寶硯之“樓主”,面容略顯清癯而神清氣朗,眉宇間有凜然之氣,一望而知為性情孤傲而又飽學詩書之士。畫古代人物既能畫出“古意”,又能畫出人物之個性,這正是傅抱石人物畫之一大特色。
傅抱石創(chuàng)作橫幅作品極少,傳世所見多四九年后尺幅較大者。如本幅寫于四八年兼屬精致的小橫幅,可謂稀若星鳳,若非與錢、蔡兩人交誼相當,恐亦難出其筆下。畫中構圖平實,仔細視之卻知取景之巧妙。他處理主體人物與四周環(huán)境的關玒,就如戲劇導演在舞臺上的調(diào)導,打破了“第三堵墻”的阻隔,讓觀眾直睹臺上場景內(nèi)主角的表演活動;又像電影的推軌攝影手法,可穿透墻壁而直視室內(nèi)人物的舉動。故圖中的高士——或即錢萊公的寫照——在把玩手中的名硯的神情動作及室內(nèi)的擺設,都清晰地展現(xiàn)于觀者眼前。他背后的墻壁、傍邊窗戶及跟前的檔門都陳列井然,獨是應屬另一道墻的位置,卻敞開大片空間毫無遮掩,成為窺探室內(nèi)活動的視點所在。在畫家相若的作品中,多透過窗戶或大門以遠距離描寫室內(nèi)人物動態(tài),角度較狹隘,只見室內(nèi)一角,受制于墻壁。
《近現(xiàn)代十五家名畫選》中,更是給予此幅作品高度評價:傅抱石四十年代的作品,俱屬精心經(jīng)營,細意求工,直如“語不驚人死不休”,無一筆荒怠松懈。惟本幅寫來十分隨意,如幾案上陳設的筆筒、花瓶、書函等,又或插放大缸內(nèi)的畫軸以至矮墩、欄邊花木等,都是淡墨淺絳,略事渲染,簡約線條取代了平常綿密細致而反復點染皴擦,看來似率意為之,整體效果卻未因此呈現(xiàn)松散,反而增添了樸實無華的韻味,無須苦吟推敲卻見神韻,由此反映出畫中主人的恬淡沖和,這亦對應了畫家在題跋中所稱傾心于錢杜的《松壺畫憶》者,蓋以其平易近人而又能抉透此中之秘。他寫《寶研樓圖》又何嘗不是以平易近人之法而成之呢!
據(jù)稱,這件傅抱石的名篇力作拍賣底價約為3500萬元人民幣。
華辰2012年春季拍賣會
拍賣會時間
2012年5月11日至5月12日
拍賣會地點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
預展
2012年4月30日至5月1日
廈門謙記古美術館
上午9時至下午7時
2012年5月8日至5月10日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
上午9時至下午7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