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與越界”研討會現(xiàn)場
3月21日下午1時,“邊界與越界”: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油畫學術聯(lián)盟第二次會議暨油畫教學研討會在四川美術學院展開。研討會就當代繪畫近年來發(fā)生的變化和學院教學聯(lián)系展開討論,來自國內八大美院的油畫系系主任就自身的教學課程及培養(yǎng)目標與教師以個人技藝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如何協(xié)調,教師自由發(fā)揮的多元化、多樣化教學有何利弊等方面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
如何解決既有技藝基礎訓練和當代藝術觀念培養(yǎng)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繪畫傳統(tǒng)媒介與其它新的藝術手段及媒介之間的關系?關于今天對于油畫教學以及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個困惑,油畫藝術媒材如何面對今天當代藝術發(fā)展新的一個大的趨勢和形勢,我們感覺到自身處在一個臨界點,全國的院校、美術院校都有著不同層次的問題和看法,下面就來看看八大美院的教授們都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龐茂琨
【川美】龐茂琨:川美油畫系從以前最早的工作室制改成課程制是因為工作室制是靠老師自身的風格分配給學生,這樣做遠遠不夠的,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可能因為工作室制而限制他自身發(fā)展,而課程恰恰是適合他的多種選擇的一個可能,他在各種可能當中尋找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學生可以自己組合,更有主動性,學生的選擇是多方面的,這種方式要強于工作室制。 【詳細】
【川美】張小濤:這一屆的油畫系年展,我覺得實驗性、開放性都很夠,感覺是特別“美”,照相寫實成為一種方法,去年我也談到,當時我建議以后不要照相寫實這種作業(yè)參加進來,因為這樣會形成一種套路,所有人都摸到這個方法。我覺得學院里邊形成一種恒定的東西是有問題的,可能和你們的視野、參照,和你們的語言、研究很有關系。我認為尤其是我從油畫系畢業(yè),我體會到這種一代一代傳統(tǒng),為什么沒有表現(xiàn)主義的東西,沒有特別裝置,特別粗糙的東西,都很“干凈”,是不是這種特別容易獲獎,特別容易獲得市場,我認為應該懷疑。這個在未來的實驗當中,我希望作為一個油畫系的學長提一點建議,是不是應該打破一種原有的很多美學上的概念,因為形成傳統(tǒng)以后有時候是一種負擔。 【詳細】
【央美】謝東明:今年,我們系里的老師設立了邊界,本科生是不能“越界”的,但是研究生階段還是可以“越界”的。因為我們學校的研究生比較個人化,是由導師帶,如果這個導師有開拓的方向或者說他鼓勵學生這么做,在教學管理上,我就比較允許一些。所以我覺得像今天看到的川美的油畫系年展,從我自己的角度,我覺得非常好,因為同學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非?;钴S。但我感覺大家在油畫創(chuàng)作方面運用相機的部分很多,包括得獎的作品都是用相機、用鏡頭去看,而不是原來傳統(tǒng)的藝術——所謂的很多的繪畫性或者是語言這些東西。 【詳細】
【國美】楊參軍:今天研討的主題是“邊界與越界”,我一開始沒有看懂這個題目,今天早晨我才知道原來川美是一邊架上畫,一邊是裝置和影像同臺共展、共舞的一個局面,所以才會有“邊界”和“越界”的話題。中國美院沒有這個問題,為什么呢?國美油畫系有五個工作室,油畫系旁邊就是多媒體學院,有媒材的、裝置的、影像的工作室,同學們在進工作室之前可以自己選擇,比如說我進了新媒體我就搞裝置,搞材料;進了油畫系,比如說第一工作室很清楚,就是寫實性的油畫,所以在我們油畫系目前好像還沒有這樣一個擔憂,因為學生如果想“越界”,可以選擇進入第五工作室——綜合材料工作室。 【詳細】
【廣美】范勃:現(xiàn)在的油畫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一個兩難的境地,首先作為油畫系學生他們面對兩個傳統(tǒng):第一是西方的造型體系這個傳統(tǒng)。西方造型體系里邊的透視學、解剖學,包括四百多年來形成的造型的一些方法論,觀察對象的方法和表達方法,這是一個方面。同時今天多數(shù)的學生要面對龐大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F(xiàn)在來看,大家都開口當代性,閉口當代性,但是我們在當代性的教學當中,跨界也好,在原有的油畫創(chuàng)作基礎上引入了新的跨學科的切入點也好,作為個體的藝術實踐我當然是鼓勵學生大膽去做,但是作為教學有沒有一個成系統(tǒng)的、可操作的知識體系灌輸給學生,現(xiàn)在至少在油畫教學當中沒有這樣的整體體系。 【詳細】
【天美】祁海平:繪畫是一個很古老的方式,和影像、裝置,包括行為,都只是一種手段,剛才其他老師也談過實際上作品具不具有當代性,主要是看核心內容怎么樣,所以我覺得在教學里頭最可貴的、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現(xiàn)。我曾經(jīng)到德國哈雷美術學院訪問的時候,當時期末的時候他們所有年級、所有專業(yè)的學生作業(yè)全部開放,我從頭走到尾看了個遍,給我的一個感受就是他們的教學很靈活,而且很注意學生哪怕是很小的原生點。我認為一個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最可貴的就是他的原生點,我們過去說的草根性,創(chuàng)作的草根性,這是一個非??少F的地方。 【詳細】
【西美】潘曉東:我個人主張是一部分學院油畫系應該是有堅守,一部分則是應該越界的,我也比較欣賞四川美術學院近十年來教師們在當代藝術上的探索,同時他們在川美油畫系培養(yǎng)的學生,我認為是比較好地解決了一個教與學的問題。教與學的問題,作為各個美院油畫系,我想存在著這么一個問題,我們大概有這么1/4或者1/3的學生并不喜歡繪畫,他們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進入學院油畫系的。我們看到最近幾年的川美現(xiàn)象中,我個人認為它是培養(yǎng)了在中國引領潮流的藝術家,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部分另類的自立的職業(yè)畫家,這也很重要。兩個方向同時走,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學的問題。 【詳細】
【湖北美院】胡朝陽:我們美術學院實際上除了運作學校教學大綱之外,更多的是運作了教師的自我主張,也就是說教師的自我主張直接反映了我們今天美術學院一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就是因為我們美院沒有一個很踐行的綱領,這個綱領是國家沒有建立給予中國油畫必須怎么來教,要教出什么樣的畫。沒有,我們到今天沒有接到教育部或者是哪里的命令,正因為這樣才成為我們美院這么好的一個契機,這么有造化的一個天地,培養(yǎng)了這么多好的學生。 【詳細】
【編輯:山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