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平靜的前行

來源: 作者:李穎 2012-03-13

平靜的前行

 

李穎

 

藝術在這個風云疾速流轉的時代遇到了難題,如何定義自身?追溯當代這個概念,它更多地指向時間而非涵義本身。我們處在一個怎樣的當代?它瞬息萬變,容不得內(nèi)心片刻的停歇;它喧囂聒噪,所有聲音都會被卷入嘈雜的洪流;它夸張戲謔,任何想象都將被模糊扭曲……藝術也不可避免地被時代裹挾。這是一種幸運——每個藝術家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這也是一種不幸——每件作品都無法讓觀眾至少駐足五分鐘。對畫空間誕生在商業(yè)力量主導藝術的時代,卻并不想僅僅為生意而存在。我們的追求,恰恰是促使作品和觀者之間產(chǎn)生真正的內(nèi)心的聯(lián)動,讓藝術家內(nèi)在的力量和感動,從創(chuàng)作初始到完成都毫無遺漏地呈現(xiàn)在所有人面前。這也許才是藝術作品真正打動人心的魅力所在。

 

這種魅力,是陳志光用螞蟻的排列和布陣在都市演繹的凡人的戲??;是關偉以幽默簡約的藝術語言幫助我們明朗地鑒識共有的人性;是李繼開在淅淅瀝瀝的記憶和想象中悵然若失的心境;是馬丹在云南高原上忘情擁抱美好的快樂;是馬嬿泠金鉤筆下那些被時光沖刷的日漸模糊的絕代佳人;是毛旭輝藉精妙的色塊從日常生活中發(fā)掘出結構與權力的關系;是彭薇以傳統(tǒng)筆法表現(xiàn)古代女子一般平靜悠然的心態(tài);是祁志龍褪去時代的殘酷讓美麗重新煥發(fā)光彩的溫情;是茹小凡在絢麗的花朵中投射消費主義對人類內(nèi)心的侵蝕;是申玲以大膽明快的色彩表現(xiàn)出飲食男女的生活快樂;是許仲敏以科技制造動靜平衡從而呈現(xiàn)永恒的決心;是葉永青日復一日地以微妙的筆觸描繪傳統(tǒng)文人圖像的修行;是于凡以簡潔精細的形象尋找失落已久的童真;是張琪凱融合東西方“器”具而制造出的文化沖突;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定義藝術的本質,但所有人都能夠體會到藝術帶來的感動和思考。沒有人能夠抵抗時代的洪流,但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藝術創(chuàng)造出的寧靜。也許我們應該像一個藝術家那樣,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在萬籟俱寂的心靈空間里,體會并思考生活。這也正是對畫空間成立四年以來一直努力想要做到的。我們并不能替你做出人生的決定,但卻可以提供一個心靈休憩之所。感謝所有支持對畫空間的朋友,因為你們,我們才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2012年 2月

 


【編輯:吳瑞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