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shù)貢r間2月28日傍晚6點,澳大利亞墨爾本的Mossgreen拍賣行舉辦了一場“迷你拍賣會”全場拍品僅5件,都是中國古董。這場拍賣會是專門針對不誠信的中國買家而設(shè):5件拍品都曾被中國買家拍下,卻拒絕付款。對此,該拍賣行總裁保羅·薩默(Paul Sumner)通過電子郵件接受了成都商報專訪,談到此舉,他表示:“這次我們采取了公開和強(qiáng)硬的態(tài)度,通過這種方式給他們(中國買家)施加壓力。”保羅·薩默此前曾擔(dān)任過澳大利亞蘇富比拍賣行的總裁。
拍賣行總裁透露
5件拍品全部轉(zhuǎn)手成功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11月21日,Mossgreen拍賣行在墨爾本舉辦的“中國藝術(shù)珍品和歐洲藝術(shù)及古董私人珍藏專場拍賣會”,一位來自中國的買家拍下了5件珍玩,包括兩尊明代鍍金銅佛像和3件清朝青花瓷器。
當(dāng)時,這位買家以32.94萬澳元和26.84萬澳元的價格,拍下估價只有2.5萬至5萬澳元的兩尊鍍金銅像,又以幾倍于估價的價格買下另外3件瓷器,出手瀟灑。然而,最后這位買家卻沒有支付款項。在交涉無果后,Mossgreen拍賣行放棄了起訴,將拍品再次上拍。
2月26日,這個消息傳出后,成都商報記者發(fā)去郵件采訪該拍賣行總裁保羅·薩默。昨天下午,薩默在回復(fù)的郵件里告訴記者:“5件拍品已經(jīng)全部成功拍出,賣家很高興。”他特別說明:拍賣行的這幾件古董,“來源無懈可擊,絕對是真品。”因此,這就消除了買家因懷疑拍品有問題而拒絕付款的原因。
在該拍賣行的網(wǎng)站上,成都商報記者也查到了這5件古董的最新拍賣價:兩座佛像分別以14.6萬澳元和13.4萬澳元的價格拍出,加上3件青花瓷器共約32.8萬澳元,約合人民幣218.2萬元。
保羅·薩默同時也向記者確認(rèn),這是Mossgreen拍賣行首次為不付款拍品舉行專場。“其實這個問題(中國買家不付款)早已不是新鮮事,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中國買家屢屢破壞著規(guī)則。”他毫不客氣地指出,“所以這次我們采取了公開和強(qiáng)硬的態(tài)度,通過這種方式給他們(中國買家)施加壓力。”
中國買家屢壞規(guī)矩
拍賣行或設(shè)置或提升保證金
同時值得一提的還有:Mossgreen拍賣行不久前還為新買家設(shè)置了1萬澳元(約合人民幣6.7萬元)的保證金門檻。而在此之前,在全世界的范圍內(nèi),大多數(shù)拍賣行都不需要參加競拍的買家提前支付保證金。
2007年,香港蘇富比開始要求買家交納保證金;2011年開始,香港佳士得也設(shè)立了保證金門檻,而這兩家全球著名拍賣行設(shè)在香港的分部,恰恰就是從2006年~2007年開始,接待著日益增多的來自內(nèi)地的買家……中國內(nèi)地拍賣行的“領(lǐng)頭羊”中國嘉德也從2011年開始,將保證金門檻從10萬元一舉提高到20萬元。
“很大程度上,拍賣行和買家一樣,主要靠的還是誠信。”北京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qiáng)曾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雖然法律不懲罰拍賣行拍假,但贗品無疑會對拍賣行的信譽(yù)造成巨大損害。同樣,雖然絕大多數(shù)拍賣行都不會堅持追究不付款買家的法律責(zé)任,但買家這樣做肯定會讓自己成為不受拍賣行歡迎的人。”
【編輯: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