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內(nèi)地買家的交易金額首次超過了香港買家,這是蘇富比亞洲CEO程壽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的信息。他表示亞洲市場的快速復蘇,動力來自中國,蘇富比將招兵買馬提升對內(nèi)地買家的服務。
內(nèi)地買家購買力拔頭籌
他表示,蘇富比在亞洲開展拍賣業(yè)務30多年來,香港本地買家的交易金額歷來是最大的,但去年秋拍內(nèi)地買家的交易金額首次超過香港本地買家(31%)。他透露,近年來內(nèi)地買家的交易額成長迅速:2008年春拍占總交易額的14%,同年秋拍增長到18%,2009年春拍再增至21%,到秋拍更是躍升到37%。
他指出,從全球看,2009年的秋拍業(yè)績比2008年好多了,比如倫敦拍賣市場復蘇了,但與2008年秋拍相比大幅增長的卻唯有香港。而這主要是因為內(nèi)地買家積極參與的結果。蘇富比內(nèi)部分析確認,亞洲市場的復蘇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香港作為亞洲總部受益,中國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他透露,他本人在與蘇富比紐約總部溝通時強調(diào)的正是這一點,而蘇富比在紐約的全球總部掛起了五星紅旗,正是認可了他的觀點。
他表示,蘇富比將加大對內(nèi)地買家的服務力度。不僅在內(nèi)地多設辦事處,在香港增加人手,而且在紐約、巴黎、倫敦等地也要培訓能說流利的中國普通話的員工,因為內(nèi)地買家不僅會專程飛過去參加當?shù)氐呐馁u會,還有迅速增長的電話委托業(yè)務。
春拍力推特色拍品
他認為蘇富比在香港最大的問題不是買家,而是需求量太大了,供不應求,因此也產(chǎn)生了另一個現(xiàn)象,買家有錢有購買欲望,買不到第一欲望的對象就買別的東西。因此蘇富比要嘗試一些新的拍賣品類與口味,如中國書畫,在推出大家一向強調(diào)的大名頭作品如“張宗憲珍藏中國近代書畫(第三部份)”專場之外,還要設計一些特殊的拍賣專輯,如去年秋拍的紅色題材,就拍得很好。今年春拍則有“從‘同光中興’到‘洋務運動’──私人收藏晚清名臣楹聯(lián)特輯”、“粉墨春秋──汪偽政府要角書法專輯”等兩個有意思的專輯,涉及張之洞、李鴻章等晚清名臣與汪精衛(wèi)等人的書法作品,挖掘作品的歷史背景,講故事。
他還指出,一開始中國買家不太喜歡買珠寶,尤其不喜歡在拍賣場上買,但去年對大的鉆石有興趣,如他們推出的10克拉的梨形鉆石就是中國買家買的。現(xiàn)在征件時膽量也大了。今年春拍推出的De Beers “千禧藍鉆”有5克拉以上,用著名珠寶商名字命名,估價在3600萬港元以上。而洋酒的拍賣今年更是破天荒在1月就拍了春秋兩季的大拍之外的專場。4月的春拍將再推美國的私人收藏,其特點是單一收藏,來源清楚。5月還會有一次專拍。他還表示,類似的專場拍賣的嘗試將會不限于洋酒。
大力推薦新品種
在如何拓展珠寶、手表、名酒等“新收藏”的同時,程壽康還強調(diào)將向中國買家大力推薦西方藝術品,如維多利亞時代的繪畫與大理石雕塑等。那些作品風格甜美,價格低廉。還有印象派作品,可以有一個過程,從不是太貴的非一線的藝術家的作品開始。蘇富比去內(nèi)地巡展時將攜帶更多的品種。內(nèi)地買家用1000萬元買一張西方油畫會反復考慮,因為他不懂。蘇富比要做一個長線的投資,多派一些專家向中國買家作介紹。
對春拍程壽康有很大的信心,他表示從客戶的態(tài)度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春拍較樂觀。對秋拍好像感覺比較審慎,因為國際市場不斷有不好的消息,有人就擔心中國能不能獨善其身?房地產(chǎn)泡沫會不會破滅?他覺得只要中國經(jīng)濟沒問題,藝術市場就沒問題。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