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專家稱漢唐文交所復牌希望渺茫

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2011-12-21

據(jù)經濟之聲報道,今年8月開業(yè)的北京首個藝術品交易所漢唐藝交所,交易僅三個月,因國務院下發(fā)《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因為漢唐藝交所T+0、電子撮合、集合競價等交易模式不符合要求,所以于11月22日停牌。現(xiàn)在一個多月過去了,漢唐藝交所復牌的機會是渺茫還是有希望?

 

根據(jù)國務院發(fā)下的文件,任何交易場所都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fā)行;不得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xù)掛牌交易,任何投資者買入后賣出或賣出后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5個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權益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由于不符合這些規(guī)定,所以漢唐藝交所從事的份額化交易將不能再繼續(xù)進行。  

 

記者17日多次撥打漢唐藝交所對外公布的電話,都沒人接聽,董事長鄭惠文的手機也處于關機狀態(tài)。鄭惠文曾經對投資者表示,只要再修改一下交易規(guī)則,比如不進行連續(xù)性競價交易,將每日交易改為每五天交易一次,就會符合相關要求。但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產業(yè)系副主任周正兵認為,即便修改交易規(guī)則,復牌的希望也很渺茫。  

 

周正兵:我覺得還是一件不太靠譜的一件事,因為他把T+0改成T+5,只是從規(guī)則的角度去做微調,實際上他還是一個連續(xù)交易,還是份額化,他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如果只是這樣的調整的話,他還是通不過。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所證券室主任范建軍認為,藝術品交易所的這種操作方式本身就有問題。

 

范建軍:這種事本身就不能干的,在國外很少,因為作為一種資本,必須有收益,他沒有收益。即使有收益,比如辦畫廊,辦博物館,有門票收入,但收益很不穩(wěn)定。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章建剛指出,藝術品市場缺乏科學的價格評估體系,將藝術品份額化以后,參與炒作的投資風險就會很大,無法讓藝術品份額化道路走得太遠。

 

章建剛:藝術品交易這個事,尤其是把它變成像股份制的東西,分散化了做,這主要是金融或股市方面管理的問題,他現(xiàn)在主要的問題應該在股市或金融的管理方面?! ?/p>

 

自漢唐藝交所停牌以后,投資者就紛紛上門討說法,希望漢唐藝交所以發(fā)行價回購,或者退款,但漢唐藝交所稱,目前公司的賬戶余額不足100萬元,沒有錢可退。目前漢唐藝交所給出五種解決方案:一個是拍賣,第二是將上市品種交由基金公司負責,逐年退出;第三是轉板香港市場;第四是采用T+5的交易模式;第五是將書畫類的上市品種拆分為單幅作品作為交易品種,同時采用T+5交易模式。有專家指出,如果沒法復牌,又沒有基金公司接手,最可行的辦法只能是拍賣,雖然價格可能與當時的評估價有出入,但總比完全虧損會好一些。

 

 


【編輯:湯志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