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The Fifth Column”群展近日開幕

來源:artspy 作者:陳穎編譯 2011-11-07

展覽現(xiàn)場

 

“第五根柱子(The Fifth Column)”群展近日在Secession畫廊開幕,展出了7位來自不同年代的藝術家的作品。參展的7位藝術家包括塞里斯-懷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1958年出生,現(xiàn)居于倫敦)、多拉-加西亞(Dora Garcia,1965年出生,現(xiàn)居于巴塞羅那)、盧斯(Luz Broto,1982年出生,現(xiàn)居于巴塞羅那)、彼得(Peter Downsbrough,1940年出生,現(xiàn)居于布魯塞爾)、Heimo Zobernig(1958年出生,現(xiàn)居于維也納)、Joelle Tuerlinckx(1958年出生,現(xiàn)居于布魯塞爾)、Guillaume Leblon(1971年出生,現(xiàn)居于巴黎)。

 

展覽的標題帶有一種故作神秘的感覺,展覽的策展人Swiss Moritz Küng則提到了1986年時Secession畫廊的全面裝修,又特別提及了由建筑師Adolf Krischanitz設計的四根中央圓柱:這四根柱子表面覆上了一層鋼材和黃銅;三年后,這種模糊地涉及到建筑師奧托-瓦格納(Otto Wagner)的外觀被中立化了,隨著一場名為“Das Spiel des Unsagbaren: Ludwig Wittgenstein”的展覽的舉辦,它們一起被遮蓋住了;現(xiàn)在20多年過去了,這四根柱子已經完全被油漆涂抹了,它們一開始那種給人以強烈感受的影響力消失了。

 

本著Adolf Krischanitz以拆除為基礎的翻新理念的精神,Küng將四根圓柱恢復到了它們的原始狀態(tài)。這種恢復或者說是引用該結構狀態(tài)的行為不是為了激發(fā)什么浪漫色彩,相反,它的目的在于再次將焦點集中在某個空間自身的特性上——例如一種地方精神、它的歷史和結構等等,當然也包括它的缺點。策展人以一種部分明顯、部分又高度隱秘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個目的:展出作品不僅僅與歷史文化及建筑結構發(fā)生了共鳴,作品與作品之間也產生了共鳴。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Dora Garcia, "Just Because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It Does Not Mean that Anything Has Changed: Lenny Bruce in Sydney", 2008
 

 


【編輯:馮漫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