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倫敦當代藝術專場狂收六千萬美元

來源:ARTINFO 作者:賈德-塔利 2011-10-20

倫敦當代藝術專場狂收六千萬美元,佳士得再一次無視市場低迷的存在

 

馬丁-基彭博格(Martin Kippenberger)作于1990年的無題燈雕塑以1,329,250英鎊成交。

 

倫敦報道——本周拍賣行和藝博會的狀況起伏不定,但以佳士得戰(zhàn)后和當代藝術夜拍的絕對勝利而告終,周五他們以59,998,872美元結束全場的拍賣,距離3,940萬美元的最高估價只有毫厘之差。53件拍品中有47件成交,以數(shù)量計11%、以價值計8%的流拍率,相當微不足道。7位藝術家創(chuàng)下個人紀錄,其中一件藝術品拍出1,000萬英鎊以上的價格,10件拍品突破了百萬英鎊大關。15件拍品突破百萬美元。

 

與此同時,買家的分布很廣,49%來自歐洲,38%來自美國,還有13%的亞洲買家格外引人注目。“我從來沒在一場拍賣會里見過這么多亞洲人,”佳士得戰(zhàn)后和當代藝術歐洲主管弗朗西斯-奧特雷德(Francis Outred)說。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拍賣已經和2007年10月在倫敦創(chuàng)下的3,900萬英鎊當代藝術拍賣紀錄非常接近了。那場拍賣有110件拍品。周五這次同時還幾乎達到去年10月的3,130萬美元總成交的兩倍。

 

當晚第一個上拍的喬-布拉德利(Joe Bradley)2006年《Double Runner》取得了開門紅,這件有7部分組成的紅白藍色極簡主義式方格抽像作品估價2.5–3.5萬英鎊,最終拍出79,250英鎊(合124,898美元)。此后馬丁-基彭博格(Martin Kippenberger)作于1990年的無題燈雕塑引發(fā)了激烈的爭奪,最終被紐約交易商Philippe Segalotfor以1,329,250英鎊拍下,這座饒有趣味的雕塑也是由7部分組成,使用了鋼鐵、玻璃合電燈泡,估價在25~35英鎊之間。

 

另一個重磅炸彈是安東尼-戈姆利(Anthony Gormley)的79英寸高雕塑《北方天使(全尺寸模型)》,這座作于1996年的鑄鐵雕塑共制作了五個版本,此次這一座被擁擠的拍賣廳中的一位女性競買人拍下,價格是創(chuàng)紀錄的3,401,250英鎊,估價為150~200萬英鎊。薩維爾街交易商Pilar Ordovas成為她的手下敗將。

 

連最近市場反響起伏不定的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也度過了一個風光無限的夜晚,5件作品都找到了主人,包括1994年的《猶大(十二使徒)》,這件作品包括一顆面露疲憊之情的牛頭以及鋼、玻璃和福爾馬林,估價50~70萬英鎊,拍出了993,250英鎊。作于2008年的鉆石形、綴滿蝴蝶的油畫《麥德斯和永恒》被以色列投資巨頭Hezi Bezalel以601,250英鎊買下,估價為60~80萬英鎊。

 

拍賣師Jussi Pylkkanen在拍前曾經提醒競買人,赫斯特對這次拍賣的作品有一個特殊的要求,就是買家要同意將作品放在明年他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回顧展上展出。當被問及此事時,Bezalel說:“當然可以。”這件作品他算是揀到便宜了,2008年9月它在倫敦蘇富比可是拍出了825,250英鎊。

 

另一位YBA人物朗-繆克(Ron Mueck)也不錯,他的一件讓人毛骨悚然的多媒體作品《羊毛開衫下的人》(1980)估價40~60萬英鎊,以601,250英鎊拍出。倫敦傳奇藏家Anthony d'Offay在當晚坐在第一排,但在爭奪這件作品是被斬落馬下。不過當晚最精彩的一幕一直到格哈德-里希特的封面拍品——作于1982年的《蠟燭》——亮相時才出現(xiàn),經過爭奪以10,457,250英鎊落槌,創(chuàng)下藝術家紀錄。作品估價為600~900萬英鎊。至少4名電話競買人展開了漫長的拉鋸戰(zhàn)。

 

佳士得和那位委托拍賣的斯堪的納維亞藏家運氣不錯,藝術家此刻正在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舉辦盛大的回顧展,展中有另一幅單支蠟燭的畫作,品質跟這幅沒法比。據(jù)奧特雷德說,這個蠟燭系列里希特一共畫了27幅,其中3幅已銷毀,7幅已被博物館收藏,剩下的都在私人手中。一共12幅蠟燭油畫,包括這次拍出的這一幅,都有著簡單的白色火焰和令人目眩的紅色輪廓,背景是一個發(fā)光的矩形。據(jù)專家說這組畫引起了“極大的興趣”。

 

這次的成交讓2008年2月倫敦蘇富比以7,972,500英鎊拍出的另一件《蠟燭》黯然失色,把它的紀錄一下子又提高了將近300萬英鎊。

 

還有比這更怵目驚心的,眼光獨到的Baer Faxt出版人喬什-巴爾(Josh Baer)說,去年紐約的VIP藝博會曾在線展出這件作品,當時哥本哈根和北京交易商Jens Faurschou曾出過1,500萬歐元以上的高價。Faurschou就座在拍賣廳第一排,他承認曾建議里希特的委托人把這件經典放到拍場上去。

 

負責接聽了最終獲勝買家的電話的奧特雷德拒絕透露畫作的新主人身份,只是說它“有了一個好歸宿”。這個紀錄落入囊中后,佳士得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來了。

 

對于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這次背靠背的夜拍,紐約交易商Christophe van de Weghe說“這里的東西比蘇富比的強。今晚來的人信心更足,你能感覺到大家真的想買藝術品。這個房間的氣氛很好。”

 

可能對van de Weghe來說好的過分了,他在競拍讓-米切爾-巴斯奎亞特(Jean-Michel Basquiat)那幅恐怖的紅綠色《行人 2》(1984)時敗給了一位電話競買人,估價100~150萬的作品最終以1,329,250英鎊成交。該作上一次拍賣是在2007年10月的倫敦蘇富比,當時的成交價是748,500英鎊。

 

不過當晚也不是沒有損失,重大的流拍包括理查德-普林斯的丙烯和噴墨畫《福瑞斯特護士的秘密》(2002-03),估價210~300萬英鎊。叫價停止在了拍賣師單方面叫出的吊燈價(chandelier bid)170萬。普林斯的另外三件價格略低的拍品系數(shù)售出,但業(yè)內依舊在談論他的護士系列有被過度吹捧之嫌。

 

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的巨幅攝影作品《好萊塢》以一個可稱天價的價格成交,這件作品是對著名的好萊塢標志的精確復制,不過放在了意大利的帕勒莫,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展出過,不過看到過的人只是少數(shù)腰纏萬貫的大牌鑒賞家。作品估價4~6萬,但最終以337,250英鎊的價格成交。

 

長期支持卡特蘭的巴黎交易商Emmaneul Perrotin的叫價屈居第二,此外失敗的還有高古軒畫廊總監(jiān)。對于這個成交價,Perrotin說裝置本身價值80萬美元,由于一共制作了10個版本,以及兩件藝術家認可版本,拍出這樣的價格“合情合理”。值得一提的是,卡特蘭此前已經宣布下個月古根漢姆回顧展后停止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

 

在年輕一代中,生于伊拉克、畢業(yè)于耶魯大學的畫家阿赫邁德-阿拉蘇達尼(Ahmed Alsoudani)表現(xiàn)很出彩,倫敦Mayfair的Haunch of Venison目前正在舉辦他的個展。他的《巴格達 I》(2008)是一件殘酷的、具象的、復雜的巨幅對折畫,每屏的尺寸為82 7/8 X 72英寸,此次被一位電話競買人以創(chuàng)紀錄的713,250英鎊買下,估價為25~35萬。這個數(shù)字遠遠超過了去年10月在倫敦蘇富比上創(chuàng)下289,250英鎊個人紀錄的《無題》(2007).“市場顯然是活躍和健康的,”拍賣師Pylkkanen說。“這一點毫無疑問。”

 

和周四晚上死對頭蘇富比的做法一樣,佳士得也在當晚舉辦了“意大利專場”,共收獲17,559,650英鎊。47件拍品中33件拍出,頭號拍品是震撼人心的Piero Manzoni抽象作品《Achrome》(1958-59),成交價3,289,250英鎊,估價為220~280萬。

 

下月在紐約還將繼續(xù)這股當代藝術夜拍的風潮,讓我們關注這個“Mad Men”播出季吧。

 


【編輯:成小衛(wèi)】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