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用波普藝術波普生活

來源:新民周刊 作者:金姬 2011-09-14

波普藝術之父理查德-漢密爾頓

 

在上海莫干山路50號2號樓CQL設計中心,“波普藝術之父”理查德·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的作品被一大片白色映襯著。

 

長久以來,漢彌爾頓的作品一直致力于表現(xiàn)藝術、設計和大眾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次展出的作品,是漢彌爾頓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創(chuàng)作的多個裝置、拼貼作品,從中體現(xiàn)他是如何解讀當今這個創(chuàng)意年代的。

 

展廳中央陳列的是巨幅作品《頓悟》1964 ,是一個橙藍相間的巨型圓盤,上書“悄悄塞給我”。漢彌爾頓對這件作品的看法是:“我有時想1939年,當馬塞爾·杜尚將一個自行車輪固定到一個廚房圓凳上的時候,是不是被突如其來的顯現(xiàn)擊中了。當我在加利福尼亞、威尼斯和太平洋海洋公園的禮品店看到一個圓形大徽章,上面夸張地寫著SLIP IT TO ME的字樣,這種超大的徽章就是一件‘顯現(xiàn)’的藝術作品。”

 

漢彌爾頓創(chuàng)作于1979年的《煙灰缸》是在巴黎常見的“Richard”(由漢彌爾頓的英文名而來)原創(chuàng)品牌煙灰缸;1979年的畫作Lux 50,同時也是一個真的高保真音響系統(tǒng),由此可見大師對擁擠的室內布局的偏好。

 

漢彌爾頓60年代的經(jīng)典作品也值得一提。如1968年為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發(fā)行的專輯“Double White”(加長版)設計的封套和海報,以及同年創(chuàng)作的“批判的笑臉”(The Critic Laughs)。后者是一套博朗牌電動牙刷和一排超大尺寸的假牙。牙齒是產(chǎn)自英國海港城市布萊頓的糖做的,體現(xiàn)了英國式的黑色幽默。

 

誠然,漢彌爾頓的作品和其他英國波普藝術家的作品一樣,帶有淡淡的感傷,和美國波普藝術家的作品相比,嫵媚有余而大氣不足。但他1957年對波普藝術的定位“通俗、短暫、消費得起、風趣、性感、噱頭、迷人、廉價和能大批量生產(chǎn)”,具有劃時代意義。
 

 


【編輯:陳耀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