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高二適《蘭亭論辯》信札在京拍出1380萬元

來源:世界華人書畫協(xié)會 2011-07-05

 

創(chuàng)現(xiàn)當代書法拍賣世界最高紀錄

 

記者獲悉,在北京九歌2011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江蘇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高二適手卷拍出了1380萬元的高價,創(chuàng)造了現(xiàn)當代書法拍賣世界最高紀錄。高二適與林散之同有“草圣”之名。只不過,林散之的字,猶如武當派的太極拳,雍容揖讓,虛懷若谷,一派謙和,看去仙風道骨;而高二適的字則如少林派的金剛?cè)姓杏旅蛣偭?,勁道十足?/p>

 

現(xiàn)場爭奪激烈,經(jīng)127輪叫價后落槌

 

據(jù)在拍賣現(xiàn)場的江蘇藏家黃先生介紹,長198cm高15.5cm的高二適《蘭亭論辯》信札手卷在“中國書畫(2)”專場以編號1127亮相。拍賣師宣布此卷開拍后,現(xiàn)場買家和電話委托買家間即展開了近十分鐘的激烈競爭,經(jīng)過127輪叫價,最終定格在1200萬元落槌,加上傭金最終成交價達1380萬元。這一天價突破當代書法拍賣的千萬元大關(guān),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當代單件書法的世界拍賣最高紀錄。

 

事實上,開拍之前,黃先生即已通過手機短信向媒體爆料此事。“估計可創(chuàng)千萬元紀錄,可前往見證歷史性時刻”。并稱:據(jù)九歌趙經(jīng)理透露,經(jīng)該公司招商,有港澳臺大陸十幾位買家和藏家對此卷有購買意愿。記者追問此卷為何人所拍,黃先生稱是南京一位重量級藏家。

 

高二適“蘭亭”信札有特殊價值

 

對此,南京有藏家表現(xiàn)得甚為冷淡,認為這個價格有虛高成分。不過據(jù)記者了解,即便這是沒有任何水分的真實成交,這樣的拍賣也具有不可復制性。因為,高二適的這封信札與“蘭亭論辯”有關(guān),所以具有特殊的價值。

 

1965年5月,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相繼在《光明日報》、《文物》上發(fā)表兩萬字長文《由王謝墓志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zhèn)巍?,他根?jù)1964年在南京出土的謝安伯父謝鯤的墓志和王羲之堂弟王興之夫婦墓志上的隸書碑文認為“天下的晉書都必然是隸書”,而行書《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筆跡”。新論一出,天下震動。一片叫好聲、肯定聲。偏偏一介布衣、身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的高二適不買賬,他引證大量文獻和法帖資料,撰寫了《〈蘭亭〉的真?zhèn)务g議》一文,指出“《蘭亭序》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鐵案”。他將稿件寄給光明日報,結(jié)果以退稿處理,于是他求助于忘年交章士釗,章將高手稿轉(zhuǎn)呈毛澤東,經(jīng)毛澤東的親自批示,一場大討論在全國范圍內(nèi)展開。1973年3月,文物出版社編纂《蘭亭論辯》一書,收錄了這場論辯的18篇文章。上編是郭沫若及與其觀點一致的文章15篇。下編則僅有章士釗、高二適和商承祚的寥寥3篇。在此次上拍的這封寫給章士釗的信中,高二適就“蘭亭論辯”一事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適累日惶惶不安于室……適人微言輕,知文壇有人把持,顧為書藝興廢,不甘作寒蟬……”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