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2011年3月25日(99藝術網 馮漫雨)下午三點,由杭春曉策劃的以“心念”為主題的劉志懿個展在偏鋒畫廊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是偏鋒畫廊2011年的首個展覽,也是劉志懿的第一次個人展覽。
藝術家劉志懿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他自小便與歐美漫畫結緣,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孩童的幻想;長大些被家長送去學習畫畫,對傳統(tǒng)中國書畫的興趣開始萌芽,欣欣然一人去找書店、臨碑帖、臨八大;在附中及美院的幾年,是眾老師、同學眼中技術頂呱呱的選手;剛畢業(yè)又迷戀上動畫的制作, 埋首學習瑪雅、3D等軟件。這樣的劉志懿既對傳統(tǒng)視覺文化十分眷戀,也對未來人類以及其它生物歷史走向思考良多,將傳統(tǒng)繪畫技術與新興電腦技術結合,向人們展開了一個未來帝國的圖譜。這樣富有卡通意味的作品,在數碼化風靡青年人的時代,應看作是極其具有代表性的創(chuàng)作。
【相關文章】
藝術家作品
劉志懿以《帝國百科全書》為題的作品于2005年開始創(chuàng)作,最早被其稱為《帝國百科全書圖譜》,是劉志懿以記錄者身份對未來生物、機器人、生活場景等等的描繪?;谧匀恢髁x、古典主義和自身數碼經驗的長期生存體驗,此次展示的作品中有一如“心念”的云彩,自然無形,樸素無謂;有對實有物虛擬化的“青花瓷”,堅守中國畫傳統(tǒng),將立體形象平面化,機器人藏身青花紋路中;還有一直延續(xù)的機器人系列,通過虛擬世界與虛擬質感的呈現,為人們觀看世界提供了“數碼化”的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視覺編碼。
他筆下的這些機器人并非《變形金剛》中拯救地球人的星際空降客,與之相反,卻是未來人類社會可能發(fā)展出的半人半機械生物、DNA試驗失敗的類人生物等……這一方面展現了藝術家對科技、醫(yī)學、環(huán)保等方面的關注,一方面也表示了他對未來人類社會高速發(fā)展背后隱藏問題的憂慮。
然而作為一個年輕藝術家,劉志懿也有自己尚未想清楚的問題,例如技術到底是為什么服務的?當今數碼化經驗時代下,他的作品是否可以真的為人們提出一個重新觀看世界的切入口?這大概也是他需要慢慢體悟的問題。
此次展覽以“心念”為題,是劉志懿對近年創(chuàng)作的一種的感受,單純、樸素,由心而發(fā)。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2011年4月24日
契之五、九、十
每一刻都是嶄新的之十五
藝術家作品
誓言
懿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編輯:馮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