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昌,馬來西亞女傭:超女,85x170cm,攝影/燈片、燈箱,2008
本展是馬來西亞藝術家黃海昌(Wong Hoy Cheong)首次在臺個展。作為馬來西亞后獨立世代藝術家的第一代,黃海昌曾留學美國攻讀文學、教育和藝術學位,作品涉獵繪畫、裝置、錄像/攝影和戲劇/表演,以明確的政治意涵和行動主義指向介入現實和歷史的主題。黃海昌本人亦曾在馬來西亞長期從事NGO、人權及公民社會工作。
黃海昌始終對于遠古至今的移民浪潮和全球化現象感到興趣,熱衷于挖掘淹沒在歷史和國家大敘事之中被人們遺忘的故事,創(chuàng)作出游移在過去和現在、真實和虛構、語言和圖像之間模糊地帶的獨特作品。展覽以“大時代,好日子”為題,據藝術家自承是因為展出作品多半是把再平凡不過的事情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借此引導觀眾體驗、檢視尋常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進而思考昨日的歷史、今日的當下和明日的未來。以此次展覽為契機,為觀眾提供一個場域,勾引出塵封的記憶和無垠的想像力,反轉人們習慣的思考模式。
展覽中包括關懷邊緣弱勢族群的作品如2008年臺北雙年展曾展出過的《馬來西亞女傭》(2008)攝影系列,以靜態(tài)劇劇照的形式呈現出菲律賓和印尼女傭在馬來西亞雇主家的工作狀況。也有為人權吶喊的裝置作品如《花帳》(1998-2004),藝術家收集了15,000個馬來西亞、丹麥、英國和芬蘭民眾的拇指印,以不同國家的國花花瓣和樹的葉子將指印連結成綿延的花毯,象征對廢除馬來西亞內安法令的請愿書。回顧歷史的作品則有曾參加過福岡亞洲藝術雙年展的錄像作品《狗洞》(2010),這部諺語式影片根據二戰(zhàn)時期日本占據馬來西亞時所設憲兵隊集中營中一名生還者的故事拍攝而成,利用真人演出、動態(tài)影像和動畫探索回憶和歷史。
【編輯:馬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