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文化追問收藏天地 讀者可通過報名獲得入場券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曹靜 2011-02-15

馬未都

 

對“收藏熱”進行“冷思考”,2月17日,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著名演員、主持人、收藏家王剛,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巖,將相聚解放日報報業(yè)集團第43屆文化講壇,進行“收藏天地的文化追問”。

 

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目前已有收藏家和收藏愛好者7000余萬人,近年來文物拍賣多次拍出億元天價,2010年全國文物拍賣成交額高達500多億元。 在此背景下,馬未都、王剛、海巖將在本屆文化講壇上闡發(fā)共同的理念——讓收藏回歸文化、回歸理性,不僅把收藏當作增值手段,更要通過收藏守護文明物證、賡續(xù)文化傳統(tǒng)。

王剛

 

馬未都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生涯,他收藏的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均頗具規(guī)模。1996年,馬未都開辦了國內(nèi)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并先后在杭州、廈門、哈爾濱建立了三個地方館。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上“借器說事”,以其特有的風格普及收藏知識,傳播歷史文化。在本屆文化講壇上,馬未都將講述自己收藏的心路歷程,坦言收藏“最終的快樂是文化快樂”。

 

曾因精彩播講《夜幕下的哈爾濱》、更因成功演繹和糰而為觀眾喜愛的王剛,近年來在收藏節(jié)目中頻頻高舉“去偽存真”護寶錘。作為演員,他守護一種真誠的文化態(tài)度;作為主持人,他傳遞一種真實的文化價值;作為收藏家,他堅持一種真心的文化追求。在第43屆文化講壇上,他將以《嚴峻的課題是“去偽存真”》為題,發(fā)表自己的獨到看法。
 

海巖

 

因風靡20多年的“海巖劇”而廣為人知的著名作家海巖,還是一名收藏家。近年來,他傾囊收藏明式黃花梨家具,在收藏界聲名鵲起。他致力于完成王世襄先生的夙愿,建立黃花梨養(yǎng)習館,傳承推廣中國文化傳統(tǒng),并出任中國木作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通過多種途徑推動黃花梨收藏和傳統(tǒng)木作文化保護與傳承,由此曾被評為“中華文化年度人物”。在2月17日的文化講壇上,海巖將以《文化的價值誰做主》為題,闡述他對于收藏的深層思考。

 

演講之后,三位嘉賓還將圍繞“怎樣收藏”等話題進行交流,并與現(xiàn)場聽眾精彩對話。

 

文化講壇由解放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上海中潤解放傳媒有限公司協(xié)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42屆。
 

 

 


【編輯:李云霞】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