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張曉彬創(chuàng)作筆記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作者:- 2010-06-10

<<<張曉彬個人主頁

 

  我認為現今在網絡上的人與人的溝通方式是有趣的,它直接改變了過往的書信和面對面的方式。有時的交流甚至雙方都互不相識,我的意思是說,互聯網上的這種交流方式中夾雜著各種各樣的內涵,有可能是真誠的,也有可能是虛偽的和粗暴的。再有,網絡上爆炸的信息所產生的大量有用無用的信息也引發(fā)我的關注和思考。各類信息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不管你是否愿意,這些“碎片”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有時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分析這些信息“碎片”的具體含義,所以我一直在找尋一種更直接的東西??梢哉f,qq表情的出現,使我看到了一種直接的、純粹的表達方式,無需文字和解釋,具有高度的擬人性。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有價值的文化現象,是現今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這種直接表達人們各種心情和神態(tài),甚至是夸張的表情符號,具有極強的可視性。尤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符號不是個人的創(chuàng)作,是網絡上集體的創(chuàng)作,是流行文化共創(chuàng)的一種現象。

 

  再有,圖像在網絡上以日益符號化的特征存在。在符號化的演變過程中,圖像背后的意義,實際上是被更單純地釋放出來。因此我認為,現實生活已經從“物質時代”進化到“網絡時代”,或者說進化到“信息時代”。物質的豐富滿足人們的“物欲”,而網絡化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但是這種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滿足背后,實際上又背負上“被迫”接受的無奈。工業(yè)上的生產過剩使物質不斷擠壓本來就有限的生存空間,信息“碎片”同樣在擾亂我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信息“碎片”每天正在不斷繁殖,在沒有過濾的空間里“入侵”到各個角落。我們在拾取有價值的東西的同時,必須跨過“垃圾信息”的高山。

 

  網絡圖像的意義正是在于它的直接性,不必深奧的解讀。網絡圖像的價值還在于它的虛擬意義。我把qq表情作為我作品語匯中的一個基本元素,加上中國經典文學名著的人物造型,傳統(tǒng)的插圖,構造了一系列作品,比如《經典新注之表情水滸》、《經典新注之表情紅樓》、《經典新注之表情天工開物》等。傳統(tǒng)的嚴肅圖像和網絡的符號形成了某種對比,是對于傳統(tǒng)名著的當下網絡式的解讀,構成古代圖像與現今圖像的直接對話。在我看來,古版畫中的許多人物造型,亦如網絡中的表情符號。

 

  在我的作品中采用的古代插圖版畫,其實是我一直的關注點。我被這種單純質樸的表現方式打動。所以一直尋求一種我自己的解讀方式。同時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和我的朋友用我們自己的理解方式修復了大量的這些版畫中殘缺部分,我認為這個工作對于我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直接把各式圖像作為符號加以拼合,表現了圖案對于當代人的直觀意義。我用我的方式解讀傳統(tǒng)和我周遭的網絡世界,我想用我的方式將我理解的“經典”呈現給別人……

 

  網絡語匯的運用是當下的文化現象之一,其文化特征是跨地域和國界的界限。尤其是網絡圖像,是最直接的表述方式,跨過傳統(tǒng)語言的限制。網絡以及數碼的藝術,建構了一個既是真實的又是虛幻的世界,是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理想解讀現實世界,這點如同過往的刻本,是對生活的圖解。

 

【編輯:小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