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借麻醉之機侵犯病人、一群性工作者在深夜的街頭斗毆……這些堪稱限制級的情色、暴力圖像,自昨天起開始在廣東美術館展出。這一批油畫作品都是藝術家張小濤以網絡照片為底本創(chuàng)作而成。張小濤說,“偷拍者是把現場移植到網絡,我是把BBS上的圖像移植到畫布上,再挪到展廳”,他希望此舉能夠提醒觀眾,網絡如果沒有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很可能成為“殺人不見血”的兇器。
偷窺照像病毒在網絡蔓延
張小濤將他從網絡上下載的照片,稱之為“劣質的私密性圖像”。照片的尺寸一般不大,圖像也比較模糊,大多是截屏圖片,應該是用針孔攝影機或隱形拍攝裝備完成的。張小濤說,當他開始接觸到這些照片時,“非常震驚,這些圖像把我們的道德標準都顛覆了”。與此同時,他也發(fā)現這些圖片在網絡上到處都是,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
在此之前,張小濤進行的系列創(chuàng)作是《潰爛的山水》,主要畫的是避孕套、醫(yī)用垃圾等腐敗物質。
2002年,他在網絡論壇上發(fā)現了一組醫(yī)生在手術臺上侵犯女病人的照片,記錄了整個侵犯過程,“當時我對圖像背后的暴力就非常感興趣,2004年就開始創(chuàng)作草圖,后來畫了一些油畫草稿,2008年正式開始畫”。
此次在廣東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他在2009年創(chuàng)作完成的,畫面大多血腥和暴力,現場感強烈。一位觀眾評論說,“張小濤的這批畫,像是香港黑幫片的截屏,有劇情感,特別真實”。
在一批名為《無題》的系列作品中,一伙青年在高架橋下手持砍刀火拼,在同一系列的另一件作品中,描繪的是一組群體沖突事件,大火燃起的黑煙占據了一半畫面。此外,烏魯木齊市街頭的性工作者打架、女護士毆打精神病人(上圖)等組圖極有劇情感,張小濤將它們稱之為“午夜劇場”。
這都是暴力視覺時代的證據
“我算得上是一個網蟲,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逛論壇、寫博客,我深切地感受到網絡的正義和邪惡的兩面,”張小濤說,網絡既有自由的一面,也可能是一場暴力革命,比如說“艷照門”,對藝人的打擊是空前的,韓國影星的自殺事件和網絡上不休止的批評和謾罵也有關系。張小濤表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編輯”,讓觀眾能夠意識到網絡的兇狠和暴力。
張小濤坦承,他也是一個偷窺者,也有好奇心,是一個迷戀變態(tài)圖片的人,“我不想把自己放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我從這些變態(tài)照片中也得到了視覺快感,不過,觀眾應該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再觀看和反省。”
為了保護被偷拍人的隱私,張小濤用油畫復制這批圖片時,刻意模糊了大多數人物的頭部。“我畫這批瘋狂的網照的目的,是希望走進美術館的觀眾,能夠看看今天中國普遍的道德倫理集體崩潰的真實案例”,張小濤說,偷拍醫(yī)生對病人的褻瀆,用網絡上的劣質私密性圖像轉入公共空間里來討論,他從網絡數據的整理者變成了圖像編輯,希望這些劣質圖片能夠成為今天這個時代暴力視覺的證據。
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對張小濤的作品也表示肯定,他認為,70后、80后藝術家對社會的觀察更為敏感而有力度,廣東美術館除了關注經典藝術家以外,今后將作出一些大調整,將大量策劃或引入年輕藝術家的個展。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