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獲中國美術"終身成就獎" 85歲潘鶴稱"前途無量"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李培 2010-01-28

  

 

  潘鶴《和平少女》。

 

  “別人都是頭發(fā)越來越白,我倒是越長越黑了。”今年85歲的潘鶴指著后腦勺的黑發(fā)說。前不久,在中國美協(xié)公布的首屆中國美術終身成就獎中,85歲的潘鶴成為6名獲獎者之一。昨天,他又受到了廣東省委宣傳部的獎勵。

 

  對于獲得中國美術終身成就獎,潘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自嘲說:“都把我當國寶,我不就成了熊貓,受保護的禽獸了?”潘老還笑稱,自己并不想拿這個獎:“我仍然前途無量,現(xiàn)在蓋棺定論言之過早。”

 

  語文課本插圖中的《艱苦歲月》、海珠廣場上的《廣州解放》紀念碑、深圳的《開荒?!贰⒅楹O銧t灣畔的《珠海漁女》……作為享譽國內(nèi)雕塑界的大師,潘鶴并未消停,剛剛完成3件雕塑,其中一件是為惠州市葉挺故居博物館創(chuàng)作的葉挺像。葉挺騎在戰(zhàn)馬上,劍只拔出一半,馬下是熊熊烈火,取名“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作品激情四溢,被不少人以為創(chuàng)作者還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

 

  ○談雕塑

 

  “做《開荒?!泛笪揖拖胱觥蹲晕彝晟啤?但當時有關方面不同意,讓我改題材。我堅持不改。”

 

  記者:您在獲獎的時候一直強調(diào)自己“前途無量”,應該獲“半生獎”。您最近在進行什么創(chuàng)作?

 

  潘鶴:《自我完善》,馬上就要在深圳展出了。這是和《艱苦歲月》、《開荒?!芬幌盗械淖髌?《艱苦歲月》告訴人們的是不要忘記過去,《開荒?!繁憩F(xiàn)的是一種“拓荒”的精神?,F(xiàn)在深圳發(fā)展了,仍然要自我完善,不斷發(fā)展。

 

  這個想法在我腦海中構(gòu)思了25年,做《開荒?!泛笪揖拖胱觥蹲晕彝晟啤?但當時有關方面不同意,讓我改題材。我堅持不改,就這樣,20多年,《自我完善》的位置一直空著。前年9月,深圳市政府找到我,讓我做《自我完善》。本來讓我3個月做完,我跟他們半開玩笑地說:我求婚求了20多年,現(xiàn)在3個月就讓我生孩子?

 

  記者:您還擔任了亞運會的藝術顧問,在您看來,雕塑和亞運會的結(jié)合點在哪里?

 

  潘鶴:雕塑一直是和運動緊密相連的,你看羅馬涌現(xiàn)了多少表現(xiàn)運動的雕塑?體育是一瞬間的事情,但雕塑把這一瞬間凝固下來變成了永恒。

 

  我一直提倡“城市雕塑”。一個城市有沒有文化,看看這個城市的雕塑就知道了。

 

  ○談從藝

 

  “《艱苦歲月》表現(xiàn)的不是長征,是海南游擊隊。”

 

  記者:您說您一生都沒有自由創(chuàng)作過,可是藝術是很個人的事情,您如何做到不受政治影響?

 

  潘鶴:我的一生很怪,從來只做“命題作文”。但我有個原則,我絕對不為資本家服務,也不做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艱苦歲月》感動我的是海南游擊隊,而不是長征。所以我現(xiàn)在見到媒體就澄清,我表現(xiàn)的不是長征,是海南游擊隊。我都80多歲了,還有什么好怕的?

 

  記者:您有沒有想過,這種誤讀有可能就是因為您的作品和政治的關系太過緊密了?

 

  潘鶴:政治千變?nèi)f化,但雕塑是永恒的,搬不走,很多年后,我的作品雖然外表過時,但里面溶化的我卻沒有過時。我們這些20年代從暴風驟雨里走過來的人經(jīng)歷了太多太多,我想把那些有感觸的記憶凝固在雕塑里留給后人看。雕塑有一個好處,可以流傳千古,因此我是只顧死后事的,就算現(xiàn)在沒有人欣賞和重視,總有一天,會有人去看它。

 

  記者:在您的雕塑創(chuàng)作中,是否有貫穿始終的主題?

 

  潘鶴:真。沒有真,善和美都是假的。雕塑是感性的東西,就像談戀愛一樣,不管你有多少錢,沒有感覺就是沒有感覺。不跟錢走,不跟人民幣走,打動自己的才能感動他人。只有獨立思考,才能將自己的能力發(fā)揮到極限。

  ○談心態(tài)

 

  “有5件雕塑作品概括我的一生:《無奈》、《想不通》、《睬你都傻》、《自我完善》、《笑到最后是我》。”

 

  記者:“終身成就獎”是美術界給您的評價,您怎樣評價自己?

 

  潘鶴:有5件雕塑作品概括了我的一生:《無奈》、《想不通》、《睬你都傻》、《自我完善》、《笑到最后是我》?,F(xiàn)在各種垃圾雕塑丑化了城市,污染了人們的靈魂。我到80多歲才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但現(xiàn)在什么都改變不了了,就剩“無奈”了。藝術本來是講才華的,但現(xiàn)在卻是講后臺、講手段才能成為大師,有才華的人在世界上枯萎掉,豆芽卻長得很快,這件事情我“想不通”。對于這一切不正常的現(xiàn)象我就只能不屑一顧,“睬你都傻”,“自我完善”就好。我相信只要我問心無愧,笑到最后的那個是我。

 

  記者:這么說來,您還是樂觀的,堅信“笑到最后那個是我”。

 

  潘鶴:我是太痛苦了才樂觀,人家是樂極生悲,我是“悲極生樂”。小時候,學雕塑的沒地位,我父母不許我學,我偏學;新中國建國以來38次政治運動,我每次都有份,只要問心無愧,不求名不求利我怕什么?我是個皮球,別人越踩我彈得越高。

 

  記者:經(jīng)歷了這么多波折,支持您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潘鶴:憨居居,人生難得糊涂。我原來的畫室名字叫“云鶴樓”,閑云野鶴的意思,關山月親筆題的,云鶴夠瀟灑,但是一個人瀟灑并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憨居才行。在“憨居居”有一幅對聯(lián):“不招人妒是庸才,不驕人都是天才。”社會千變?nèi)f化,出風頭的人搖旗吶喊,但真正要做事就要偃旗息鼓、暗渡陳倉、遠離射程,這也是我的處事方法,只顧利益是做不了事的。

 


【編輯:絲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