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眾家藏珍曹知白《漥盈軒圖》卷驚現(xiàn)北京萬隆—— 中國書畫家研究會研究員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作者:- 2010-01-04

 

  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國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中央政權(quán)的封建王朝,由于元初蒙古貴族廢除科舉制度,又將百姓分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南人最賤,從而造成江南文人“學(xué)而優(yōu)則仕”美夢的破產(chǎn)。為吐露胸中的不平,文人以畫寄托思想成為風(fēng)尚,給元代繪畫帶來了以文人畫為主流的重要轉(zhuǎn)折。同時,元代南北一統(tǒng),疆域擴(kuò)大,各民族間的美術(shù)交流日益頻繁,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的書畫家。

 

  元初以趙孟頫、高克恭等為代表的士大夫畫家,提倡復(fù)古,回歸唐和北宋的傳統(tǒng),主張以書法筆意入畫,因此開出重氣韻、輕格律,注重主觀抒情的元畫風(fēng)氣。元代中晚期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四家及朱德潤等畫家,弘揚文人畫風(fēng)氣,以寄興托志的寫意畫為旨,推動畫壇的發(fā)展,反映消極避世思想的隱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堅貞人格精神的梅、蘭、竹、菊、松、石等題材,廣為流行。文人山水畫的典范風(fēng)格至此形成。

 

  在文人畫興起的元代,繪畫已發(fā)展成為文人寄托情趣的藝術(shù)。才氣橫溢的文人除畫物寓意外,還寫詩填詞于畫上,解釋畫意,抒發(fā)情感,典雅含蓄,意趣無窮;有的畫家更為直露,索性擺脫詩詞格律的束縛,信筆在畫上題句跋文,直抒胸臆。書法或奔放,或秀逸,或樸拙,或工整,與繪畫筆墨風(fēng)格相融,起到圖文互補(bǔ)、增強(qiáng)藝術(shù)效果的作用。此時治印多用圓珠文;閑章、名印,或白文,或朱文;形制或方或圓,或長或扁,或肖像,或形物;有的押腳,有的起首,在素紙絹綾上與書法黑紅相映,虛實互見,賞心悅目,給繪畫增添了妙趣不盡的書卷之氣。

 

  曹知白(1272——1355)元代畫家。字又玄、貞素,號云西,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同鄉(xiāng)的明代畫家董其昌稱他為松江第一人。從小機(jī)敏穎悟,喜讀書,好黃老之學(xué),家中藏書數(shù)千卷。處世極有見地,23歲時參加吳淞江疏浚,所獻(xiàn)填淤成堤等建議很有成效,為主辦官員器重。至元年中被薦為昆山教諭。這簡直算不得為官,他顯然極不滿,拂袖辭去。從此再也沒有做官。家中殷富,不愁生計,于是歸家隱居讀《易》,匾其所居為“常清凈”。但實際上難以清凈,他非常好客,家筑園池,常邀集文人墨客,論文談玄,援琴觴詠,所謂“風(fēng)流文采,不減古人”。

 

  曹知白是元代浙西以招徠文人墨客而聞名的鄉(xiāng)紳。趙孟頫、鄧文肅、虞文清等是其???。而從曹知白傳世的畫作中,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出趙孟頫對他的影響。曹早年師馮覲,結(jié)識趙之后,受其影響,趨向李成、郭熙,同時也旁涉董源、巨然。因此他壯年的畫大都以李、郭畫風(fēng)為主,筆墨雄渾蒼潤,至晚年則融入董、巨筆意,漸趨簡略平淡。

 

  本件曹知白《漥盈軒》圖卷作于至正癸未仲春(1343年),縱二五.五公分,橫二九九公分,曹知白年71歲,晚年的曹知白寄情書畫,笑傲江湖,居于清凈齋中宴請四方賓客,此幅即為曹知白為好友沈仲章所作的一幅山水長卷,作者自題:至正癸未仲春既望云西老人曹知白為仲章沈君畫于常清靜齋。畫面平遠(yuǎn)構(gòu)圖,開篇水天一色,茫茫不著邊際,遠(yuǎn)山用沒骨法平涂,水邊雜草叢生,岸上幾顆古樹凸顯了歲月的年輪,古樹與巨石相得益彰,與開篇不同的是中間一段的近景畫家用特寫的手法,描繪了高山、蒼松、流泉飛瀑、山間亭橋、茅亭高士,畫法用筆老練,無拖泥帶水的跡象。然而最能起畫龍點睛作用的,是歷代流傳的鑒藏家們的收藏印記。如鑒藏印:項元汴印(朱)、子京父印(朱)、程氏伯奮(白)、六湖書畫之章(白)、約(白)、寶山書屋(白)、六湖(朱)、芝齡曾觀(朱)、載南(朱)、竹垞審定(朱)、程琦印信(白)、綠筠清書(白)、寶(朱)、墨林山人(白)、文彭之印(白)、曾為索佳氏約齋所藏(朱)、歸鴻樓(朱)、可奄甫子五十以后所觀名跡(朱)。本幅經(jīng)元,入明清,歷代流傳極為有序,鑒藏家均對本幅山水卷作出首肯的題跋。

 

  本幅最初經(jīng)明朝書畫鑒藏家金琮收藏,金琮得到本幅后欣然題寫卷首“漥盈軒圖金琮”,并與畫幅后面題寫詩文題跋:門前云影接天光,活水源通半畝塘。金琮收藏后又經(jīng)文彭、項子京、陳繼儒、朱彝尊、吳榮光、羅六湖、潘德畬、寶奎、吳大澂等收藏并題簽。原為天籟閣海山仙館潘德畬舊物后改約齋收藏。書畫收藏大家程琦購得此幅后將其入藏萱暉堂,并著錄于《萱暉堂書畫錄》,程琦,字伯奮,號二石老人,又號可庵。齋號雙宋樓、萱暉堂、奎章閣。安徽合肥人。著有《萱暉堂書畫錄》。旅日僑商,古物鑒賞家。程琦本人亦詳細(xì)注明本幅鑒藏情況,為本幅三段的長跋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本幅傳世曹知白《漥盈軒圖》卷將于2010年1月8日在北京京廣中心的萬隆09秋拍現(xiàn)場。

 

【編輯:虹汐】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