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徐冰:與標準的藝術體系保持距離

來源:搜狐 作者:- 2009-11-02

開幕現(xiàn)場

 

  藝術家徐冰始終試圖從當代藝術系統(tǒng)外來質疑系統(tǒng)本身存在問題的又一次有益的嘗試。除了在《天書》和后來名為《文化動物》的作品中透露的那么一點點悲劇性沖突之外,徐冰的角色更多的還是秉承著“藝術為人民”的理想的社會改良的藝術家。

 

  2007年年末,徐冰回國就任中央美院副院長,我和同事對此事制作專題時,在徐冰工作室提供的光盤資料中,有一張徐冰和一群肯尼亞兒童開心的合影,兩年后的11月1日,在中國-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辦了藝術家徐冰《木•林•森》計劃,揭開了這張照片藝術項目的故事。

 

  《木•林•森》計劃階段性結果首次在國內的美術館延續(xù)展出與實施,也是該計劃第一次與肯尼亞以外的少年兒童進行互動、合作。該計劃的考慮重點并不是藝術,但卻涉及了藝術核心的課題,在接受采訪時,徐冰表示:與這些孩子純真的表達中我深受感動,使我開始思考藝術的形態(tài)到底是什么?靈感及創(chuàng)造的來源到底在哪里?以及藝術怎樣擺脫困境和往前走?在這樣的動機面前,任何深奧的藝術概念都要讓他三分,與標準的藝術體系保持距離的工作,才有可能為藝術系統(tǒng)帶來一些新的東西。

 

  展覽利用何香凝美術館一層、二層展覽空間展出。展覽內容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展出肯尼亞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的圖畫20幅;二是徐冰為了使學生的原作具有保存、增值的可能,將這些單幅畫作編號,并根據(jù)這些少年兒童的繪畫,組合創(chuàng)作的大幅的森林風景畫3幅;三是深圳兒童在何香凝美術館現(xiàn)場參與了這一計劃的繪畫作品,展覽開幕當日,40多個5至10歲的兒童在現(xiàn)場描繪了他們腦海中的大森林,他們的作品在經過徐冰挑選、編號后,也將在何香凝美術館與徐冰及肯尼亞孩子的作品共同展出,并將融入到徐冰未來的森林系列的創(chuàng)作之中;四是徐冰有關《木•林•森》計劃的文字記錄、草圖、影像、視頻展示,以為深圳的觀眾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一計劃項目的多樣性提供基本的文獻資料。

 

  為集資恢復肯尼亞森林綠化而設置的一套自動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徐冰通過教授少年兒童繪畫樹木的方法,利用當今網絡科技的拍賣、購物、轉賬、空中教學等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實現(xiàn)孩子們在紙上畫的樹,變?yōu)檎娴臉涠L在肯尼亞的土地上的理想;使部分資金從富裕地區(qū)不間斷地流向相對貧困的肯尼亞,為恢復肯尼亞的植樹造林提供資金。同時,在所有參與此項目運轉的人們都獲得利益的原則下,使他們?yōu)榛謴涂夏醽喌纳肿龀霾煌呢暙I,并使該計劃得以循環(huán)往復。展覽《木•林•森》計劃展出同時,在美術館現(xiàn)場出售及專門的網站上進行拍賣,最終進入到《木•林•森》計劃所設定的為肯尼亞綠色帶恢復的資金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徐冰說:“我們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參與這個項目,使自己也成為一個幫助找回大森林的孩子”。

 

【編輯:虹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