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百年老戲單獨具魅力 收藏應(yīng)提早下手為好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 2009-09-23

 

 

  如今,品相上好的解放前老戲單平均價格已從十年前的每張70元上漲到150元一張,而一些較珍貴的老戲單已達到每張200元以上。早在2002年,北京中國書店秋季拍賣會上一張上世紀30年代梅蘭芳演出的老戲單就曾以260元的價格成交。目前,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戲單平均價格已接近百元,一張20年前的經(jīng)典老戲單也在50元左右。老戲單作為一種蘊涵著時代文化的特殊產(chǎn)物,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睞,其市場價格在未來幾年里將會一路走高。

老戲單《尋娘記》

 

 老戲單在戲劇史留下濃重一筆

 

  老戲單在收藏界可算是一個偏門。老戲單也稱演出說明書、節(jié)目單,是伴隨著近代戲劇演出的出現(xiàn)而誕生的。小小的戲單集演出信息、劇情、廣告于一身,從一個側(cè)面忠實地記錄了梨園春秋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脈絡(luò)。老戲單記錄了昔日的劇目、名角和戲院,是歷代演員舞臺實踐的真實寫照,亦是中國戲曲史的重要內(nèi)容。

 

  老戲單是追憶中國戲劇名角逸聞趣事的原始藝術(shù)品,這些真實記錄當(dāng)時戲劇演出情況的演出戲單,歷經(jīng)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之后,雖為易朽之物,竟安然無恙地在一些藏家手里大放異彩。中國一大批著名女演員如:陳波兒、王瑩、張瑞芳、白楊、秦怡等都出身于舞臺,戲劇工作者的顛簸、坎坷與摔打、沉淪,戲劇中角色命運悲歡離合,在老戲單中都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954年話劇戲單《家》

老戲單《李自成》

  百年老戲單不但記載中國的劇種,也把外來的戲劇藝術(shù)移植過來為我所用,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戲劇藝術(shù)的組成部分,如實驗戲劇、社會問題劇、新浪漫派戲劇等,使戲劇做到中西合璧,集大成于一身,其戲單值得珍藏。而《雷雨》《日出》《北京人》《家》等,作為曹禺、老舍等戲劇大師的作品,已經(jīng)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這些經(jīng)典名著演出時的戲單,更是研究中國戲劇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真實資料,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老戲單如今已難覓其蹤影,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老戲單《雷雨》

 

 隨著時代發(fā)展老戲單成搶手貨

 

  清代的戲單極為簡陋,僅用素紙一方書寫劇目名稱,或用紙片折成一個折子,上寫數(shù)個劇目,便是一份節(jié)目單,由戲院發(fā)給老票友。民國初年劇院大都用木版刻印戲單,后來逐漸改為鉛印。

 

  解放后,戲單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如上世紀50年代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來我國演出《白毛女》,將真實的照片印在封面上,使用底色較灰暗的紙張,把一種帶有希望之光的悲劇情調(diào)顯示在戲單上。1951年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演出的《龍須溝》、1958年演出的《茶館》,1953年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推出趙丹主演的《屈原》、1954年總政文工團演出的《萬水千山》、南京部隊政治部前線劇團1962年演出的《霓虹燈下的哨兵》等頻頻亮相于戲劇舞臺,戲單的印制日趨精美,主演、劇情、演出單位等內(nèi)容一應(yīng)俱全。1979年后,戲劇重?zé)ㄇ啻?,反映老一輩革命家雄才偉略的一批劇目如《丹心譜》等成為舞臺經(jīng)典,這些名劇演出時的戲單成為收藏者眼中的搶手貨。

 

 老戲單收藏應(yīng)提早下手為妙

 

  今年10月1日我們將迎來建國60周年,不少劇團也會迎來自己的建團紀念日。老戲單作為檔案資源,劇團自身的回購足以拉動其市場價格的上漲。

 

  在2002年海王村舉辦的拍賣會上,解放前的一張老戲單平均價格在100元以上,珍貴的達到200元,其中上世紀30年代梅蘭芳的一張老戲單就以260元的價格成交,而“文革”前后戲單的平均價格接近百元一張。

 

  收藏家鹿寧說他收藏到的第一張民國時期的話劇戲單是在南京朝天宮無意中得到的。那天中午他到朝天宮搜尋資料,在朝天宮擺攤的小李告訴他說剛從一個老藝人的子女手中收到一些戲劇的東西,問他有沒有興趣。他一翻大喜,原來這是上海戲劇學(xué)院的前身上海戲劇??茖W(xué)校1948年和1949年期間的校園公演特刊,彌足珍貴,在這份特刊上他看到了許多熟悉的名字:張輝、田野、夏克勤、李培健等,這都是當(dāng)年曾活躍在話劇舞臺上的名家。李培健得知他的收藏后,特地到他住處,將有他青年時代學(xué)戲經(jīng)歷的戲單復(fù)印了回去珍藏。

 

  如今,喜歡收藏老戲單的不只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戲迷,還有許多年輕人,他們不僅喜歡觀看戲曲演出,還把目光瞄向老戲曲史料的收藏上。隨著這一收藏群體迅速膨脹,必將會帶來一股戲單收藏?zé)帷δ切?gòu)思精巧、構(gòu)圖傳神、筆墨傳統(tǒng)、有名角參與演出的老戲單,有心收藏的朋友,還應(yīng)提早下手為妙。

 

老戲單《花之棣棠》

 

茍慧生演出的《紅樓夢》二尤戲單

 

老戲單《沙家浜》


 
 
【編輯:虹汐】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