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三屆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在宋莊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批評家匯聚宋莊,共同討論藝術的現(xiàn)狀、藝術批評的發(fā)展與方法。本屆年會的輪值主席為殷雙喜,學術主持為朱青生。
會議的主題:“藝術批評的現(xiàn)有方法以及批評家的倫理與規(guī)范”
目的:通過方法論的討論,整合世界前沿理論,加強批評的理論根基,以促進中國藝術批評手段力度的提升和風氣的改進。
年會流程:大會發(fā)言、分組討論、專題討論、自由交流
來自全國的四十余位學術委員和十余位特邀學者都將參與其中,為打開格局,提升交流空間,此次年會首次從海外邀請重量級學者參會、觀察并提供學術報告,與大家就具體問題展開深度對話和探討。
大會發(fā)言:
大會發(fā)言根據當代美術批評的進展、國際藝術批評的現(xiàn)狀、當代臺灣美術批評的歷史及現(xiàn)狀、當代歐洲思想中的藝術批評、當代美國思想中的藝術批評幾個方向,進行主題發(fā)言和相關評議。目前已確定主題發(fā)言的專家有來自英國倫敦的國際藝術批評家協(xié)會主席Henry Meyric Hughes、臺灣東海大學創(chuàng)意與藝術學院院長倪再沁、臺灣靜宜大學信息傳播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思賢、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沈語冰、同濟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院長高宣揚。
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將中國當代藝術理論中分出十三個問題。所有問題都是最近國內理論家,批評家實際寫作和爭論的內容。北京大學中國現(xiàn)代藝術檔案對2008年的批評文獻事先為大會準備了綜述,將關注過同一問題并發(fā)表批評的專家進行歸類分組,由年輕的批評家擔任分場的學術秘書組織討論。這樣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效率,對理論問題進行深入而集中的探討。
專題討論:
專題部分,結合“2009第五屆中國•宋莊文化藝術節(jié)”之“群落!群落!”主題以及展覽現(xiàn)場,討論當代藝術中群落問題的批評方法。
自由交流:
自由交流為國內外批評家相互的溝通、學習搭建重要平臺。
這次中國批評家年會將在前兩屆年會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其學術建構和協(xié)商職能,還將就中國藝術界的年度人物和青年年度藝術家做出評選。這個評選是國內唯一不受任何政府機構、企業(yè)和藝術家本人影響的藝術批評界的學術民主評選。評選之后對藝術家的評語和為他們專門召集的學術討論會一改國內受藝術家和經營機構邀請來討論該藝術家的辦法,而是由批評家按照學術的定位和研究的需要獨立進行,拒絕藝術家本人和關聯(lián)機構的介入和出席。
第三屆批評家年會兼具獨立的立場、嚴謹?shù)膽B(tài)度、學術民主取向和國際化視野,必然進一步推動中國的批評事業(yè)向學術化、規(guī)范化、國際化目標前進。
【編輯: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