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曉春個展 | 索引
開幕式:2009年9月6日下午3點
展期:2009年9月6日-11月7日
空白空間北京 & ALEXANDER OCHS GALLERIES BERLIN|BEIJING
藝術家介紹
繆曉春,中國當代最為杰出的新媒體藝術家,畢業(yè)于中央美院,深造于德國卡塞爾美術學院,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主任。作品在過去10余年間被世界各地重要的美術館及美術機構展出,并收藏。2008年,繆曉春作為中國第一個新媒體藝術家,作品被紐約當代美術館收藏(MOMA NY)。
藝術家作品自述
我們都看重攝影的客觀性,但拍攝時先要有一個主觀選擇。我們要選擇題材、地點與拍攝時機,選擇進入取景框的人與物,選擇光圈與快門速度等等。實在不知道該拍什么,舉棋不定,我們也可以選擇先拍攝后選擇,事后在一大堆圖片中親手或假他人之手挑三揀四,余者束之高閣,留待后人再行選擇。想想我們是如何選擇前人遺存的照片的呢?我們似乎全盤照收了:有的有藝術價值,有的有文獻價值,銷毀哪一張都不對。甚至依靠所有圖像,都遠不足以復原已經消逝的過去。
于是,問題又回到了原點,我們在拍攝時該作何選擇?或許根本不需要選擇,有所選擇與毫無選擇的拍攝都有成立的理由:前者更主觀,后者更客觀;前者更表現,后者更文獻。
鑒于此,我選擇用360度全景轉機Seitz Roundshot,這樣就不用選擇拍攝角度,反正一拍就是360度,前后左右都囊括其中。拿一張北京地圖,等距離畫上縱橫交錯的經緯線,經緯線交匯處便是拍攝點,不管重要次要,有趣無趣,只要能架起轉機,便都拍上一張,借此拍一些從沒想要拍的東西。只想多拍點,再多拍點。因為要說客觀記錄,怎樣才算客觀?多少才算完整?也許再多也不算多,多多益善而已。
此次作品拍攝于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累計拍攝數千膠卷,拍攝地點按經緯線交織點分布于北京市區(qū),為大型文獻式全景拍攝。盡可能完整記錄這一時期北京的城市變遷、人文風貌及市井百態(tài)。部分作品曾展出于廣州攝影雙年展。
1.北京索引攝影系列:照片,多媒體互動裝置作品
在北京地圖上規(guī)律的打出方格,藝術家親身到達這張地圖上橫縱線交錯的坐標點600余處,用相機360度旋轉拍攝下這一點的城市景觀。
a.作品描述:將自動播放下圖(北京索引地圖),一處坐標處變色,隨即顯示出在該坐標處拍攝的360度圖景?;騾⒂^者自行選擇感興趣的方位坐標,點擊開同樣顯示原景圖片。
b. 設備:一臺24寸或30寸IMAC,配一枚鼠標。
北京索引地圖
坐標處實景360度攝影
2.北京索引水墨系列:數碼,裝置,影像作品
a.作品描述:藝術家將30張360度拍攝的北京索引作品用數碼技術轉化成水墨畫,并裝裱在傳統(tǒng)中國畫的卷軸上。展廳中的8個并排的展臺將展示其中8張水墨作品。另外的水墨卷軸作品則卷在單獨的真絲錦盒中,標注有該作品展示的北京的方位,分別放置在展臺旁邊,供參觀者自行打開觀看。展廳一側用8臺顯示器并排擺放成弧形,循環(huán)播放這30張水墨作品長卷。該影像作品背景發(fā)聲是各種市井彩鈴。
b. 設備:一臺MAC主機,8臺31寸Mac Cinema顯示器,配一枚鼠標。
數碼水墨作品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