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來中國的當代藝術多不使用“現實主義”這個術語,強調的更多是社會性、人性甚至政治性。這實際上是“現實主義”在中國的一種藝術觀念轉換,置換為一種“現實精神”。今天要提倡一種真實地面對自我的內心鏡像、面對自己獨立審視世界的現實主義。如果有這樣的現實主義,一定是賦予了新的含義、新的觀念的現實主義。對于中國,今天的現實主義不是繪畫主義的現實主義,而是擁抱世界的綜合藝術的全面現實主義,是跨越藝術類別界限的現實主義。在中國,特別要強調是打破繪畫拜物主義的寫實主義,把現實主義只當做眼睛看到的現實。
反對機會主義的現實主義
當我們換位去看世界范圍內的藝術,我們對它們的期待是希望和中國的不一樣;同樣,世界看我們,也不是希望看到某種普遍性的東西。也就是說,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對本地化感覺和全局駕馭能力的要求更加強烈,這并不涉及新殖民主義或西方的目光,因為中國今天應該具有的是坦蕩的目光,是對自我真正審視的目光,它只立足于自我,不是立足于任何外來的所謂影響。
今天討論一種中國當代藝術的現實主義,就要有別于中國近幾十年曾經有過的那種政治化現實主義,那是一種集體的無意識體現,是以消除個人特征為前提條件的;而今天,如果提倡一種有意義的現實主義,就要深刻反省需要什么樣的現實主義,否則,很容易落入寫實主義的限定中,又以為是新的寫實主義。
如果我們把現實主義局限于具象地、寫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如畫幾個場景、去鄉(xiāng)間寫生畫幾個農民,就認為是現實主義,實際上背離了現實主義的批判精神和立場價值,看不到藝術家的個人態(tài)度?,F實主義不能變成一邊倒,一種面貌,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種健康的當代藝術,藝術家在中國的今天更應該是一種觀念的堅定實踐者,但其品格絕不是流于時弊、投一般時尚的所好。
帶著問題意識的現實主義
所謂“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是對中國當前的那些虛假藝術的反撥。那些真正需要進入到問題域的話題,為什么就不能成為藝術的表達和思考呢?當哲學、歷史學、社會學進行著精神分析批判、女性主義批判、解構主義批判、性別問題批判、后殖民批判、大眾文化批判等等時,中國的當代藝術該怎么辦?
中國的藝術家如此之多,但真正具有時代個性與精神的并不多;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家,單純從藝術本身去判斷它,永遠得不出有見地的看法和角度。藝術家是否能夠從一種真正的現實主義去看問題,也就是帶著問題意識的現實主義去看待中國當前的問題,才顯示出藝術的個性和藝術家的品質。這不是苛求,而是對于中國語境中的真正藝術的要求。所以,看中國的當代藝術就是要看這種藝術是否改變了對藝術的習慣型認識,是否承認對生活的介入與關注,是否承認當代藝術對問題的關注。藝術越是如此豐富,對人們藝術觀念的認識就越大,就越具有難度。中國今天所出現的多元狀況并不是一種口實,將無意義的形式技術看成藝術的目的;所謂的現實態(tài)度,是要在藝術之中貫穿藝術家的社會理解、藝術變革理解,特別是作為一種時代要求的中國藝術,就更需要直面中國現實的現實主義態(tài)度。
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也是要真實地對待自我,將擴大了的藝術功能充分施展開來。正如有的藝術家說,當感到繪畫不能傳達自己的內在情緒或思緒時,就可能表現為行為,或綜合裝置;當繪畫來得隔膜時,就徑直以影像來傳達視覺的力量;當平面持續(xù)軟弱時,就轉向立體的呈現,進入到現場的身體經驗空間中。對于那些十幾年畫著大頭像、小頭像或者政治符號的作品,無論如何生動、逼真,都不是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因為沒有了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這些畫家們已經消除了自我反省的能力,更不用說具有批判能力了。重提中國的現實主義精神,就是要求藝術家施展自己的藝術智慧,讓藝術具有力量去打動人、去思考學理之中的深度問題。
今天,藝術家需要的是一種全面的現實主義,是關注現實、關注自我、能夠駕馭多種藝術媒介的藝術,這里的關注現實其實包含了關注藝術歷史本身的現實、關注自我心理感應的現實,因為當代藝術的觀念已經確立起了很多的藝術領域,比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新媒體藝術等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今天的藝術現實。這樣的現實主義不是一種風格,也不是一種內容主張或創(chuàng)作方法,而是一種藝術態(tài)度,它最后要轉化成不同的藝術表現。當代藝術是探索問題的一種觀念藝術,其觀念必然是深入到現實中的,是人類智力的一種視覺訴求,而不僅僅是感官視覺。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