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8年10月6日,一名攝影記者在法國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shù)館舉辦的“畢加索和大師們”畫展上拍攝。當天,畫展“畢加索和大師們”在法國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shù)館舉行媒體預展。該展覽把畢加索的作品和馬奈、提香、梵高等大師的作品并置在一起,以獨特的視角來分析畢加索和大師們的聯(lián)系,并解釋了畢加索作品在審美和造型上的飛躍如何開創(chuàng)了當代藝術(shù)。
新華網(wǎng)巴黎5月24日電 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1882年-1973年)在法國南部村莊的故居沃韋納格堡25日向公眾開放。
畢加索1959年到1961年居住在沃韋納格堡,并于1973年去世后按其遺囑安葬于此。據(jù)報道,時至今日,還有村民記得畢加索手提柳條筐去雜貨店購物的情景。
這座14世紀建成的城堡保存完好。畢加索寬敞明亮的工作室里到處是他的畫筆、畫作、雕塑和景物擺設(shè),內(nèi)部裝飾基本同幾十年前一樣。他的臥室也原封未動,一把頻頻出現(xiàn)在他畫中的曼陀林琴仍安靜地躺在那里。
沃韋納格堡歸畢加索的繼女凱瑟琳·于坦所有。她的母親是畢加索第二任妻子杰奎琳·羅格。
據(jù)報道,畢加索在沃韋納格堡度過了他藝術(shù)生涯中非常多產(chǎn)的一段時期。在這里,畢加索反復為杰奎琳畫像,顏色用得很深沉:赭石、墨綠、深紅和黑色。同時,他也嘗試重塑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他在此期間的名作包括《杰奎琳肖像》以及法國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畢加索于1958年買下沃韋納格堡,據(jù)說與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有關(guān)。 畢加索非常欣賞塞尚。他發(fā)現(xiàn)城堡恰好位于圣維克圖瓦爾山的山坡上,而這座山曾在塞尚作品中出現(xiàn)過30多次。畢加索買下城堡后,興致勃勃地對助手說:“我買下了塞尚的山。”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