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似乎不管怎么樣的文物或者藝術(shù)品,只要和“圓明園”有關(guān),就能引起市場的“躁動”。繼法國一家小型拍賣行“大言不慚”地推出一件乾隆年間的玉璽印章之后,又傳出了一位美國華人僅用1000美元,就購得疑似圓明園狗首的新聞。“圓明園”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金字招牌。當(dāng)某些人通過揭開中國人心中的“傷疤”來盈利的時候,我們在憤怒之余更應(yīng)該深思。
提起法國的博桑―勒費福爾(Beaussant-Lefèvre)拍賣行,不要說是普通百姓了,就是一般的藝術(shù)品投資者也不了解,更不能與蘇富比、佳士得相比。于是當(dāng)她們得到了一件重量級的拍品,來自法國將軍自圓明園所掠之玉璽——“九洲清晏之寶”之后,如何才能引起市場的關(guān)注呢?打“圓明園”這張牌就成為了她們的首選。這招確實見效,從近期各大媒體的報道來看,大都將“九洲清晏之寶”誤譯為“九洲清安之寶”,根本沒有搞清這枚印章的來由,而僅僅突出了這枚印章原藏于圓明園,物主是法國瓦索涅侯爵、艾利·讓將軍的后裔。并特別提到這位艾利·讓將軍生于一個軍人世家。本人曾多次獲得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1860年,艾利·讓正是法軍駐扎在大沽軍營的指揮官,正是這支部隊攻入北京城。
“九洲清晏之寶”玉璽是18世紀(jì)清朝乾隆時期白玉印,高9厘米,長10.9厘米,上雕雙龍。“九洲清晏”是圓明園的9個島中最大的島,當(dāng)時是皇室在圓明園居住之地。玉璽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并不少見,特別是在2008年法國圖盧茲舉行的拍賣會上,康熙皇帝用過的一方玉璽拍出了470萬歐元的高價,如果將拍賣酬金計算在內(nèi),它的最終成交價格為560萬歐元,一舉創(chuàng)下了此類拍品價格的世界紀(jì)錄。這方玉璽呈淺褐色,長14厘米,寬10厘米,重約3000克,上有6個紅色漢字和兩條在祥云中嬉戲的蟠龍,是康熙皇帝生前曾使用過的130枚個人印章之一。至于近年來的玉璽專場拍賣會也不少見,這使得此次拍賣的這枚玉璽從投資價值來看,并沒有太引人注目,這也是為什么拍賣行一意孤行地要依托“圓明園”這張牌了,其最終以168萬歐元成交,似乎也證明了拍賣行“策略”成功了。
至于那只價值1000美元的疑似圓明園狗首,我們更是可以一笑了之。如果說20年之前,人們對于圓明園獸首還不了解的話,經(jīng)過了近年來的一系列拍賣事件,人們已經(jīng)對于獸首有了充分了解。加上真的獸首在上世紀(jì)80年代的價格已經(jīng)達到了1500美元,現(xiàn)在花1000美元買一只真品的可能性大概只有1\%。而之所以這條一看就有破綻的新聞,能夠被國內(nèi)媒體廣泛傳播,“圓明園”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面對海外拍賣行以及一些收藏者,紛紛祭出“圓明園”這張金字招牌,我們在憤怒之余,更應(yīng)該深思。就像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在接受有關(guān)媒體采訪時表示的那樣,國家文物局對拍賣圓明園文物的行為持一貫態(tài)度,“我們是反對拍賣的。不承認(rèn)對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并將繼續(xù)依照相關(guān)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guī)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追索歷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的文物。”媒體對這類事件的關(guān)注要適可而止,避免過度關(guān)注促成圓明園文物價格不合理攀升。我們對于這些流失在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特別是通過拍賣市場拍賣的,除了關(guān)注之外,更應(yīng)該淡然處之,讓國家出面討回,而不少上了某些機構(gòu)的“奸計”。
【編輯:大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