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自由交流論壇:主題?新繪畫及其邊界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09-04-23

 

   由圣之空間主辦、798料閣子17號協(xié)辦,蒲果毅當代藝術項目贊助的首次“自由交流論壇”定于2009年4月24日在圣之空間召開,會期一天。

 

    “自由交流論壇”是一個常規(guī)性不定期學術活動,每次活動均由主辦方邀請一位或兩位青年批評家提出該次論壇主題并主持討論,討論紀要將通過中國美術批評家網(wǎng)、藝術國際網(wǎng)、99藝術網(wǎng)、藝術數(shù)據(jù)網(wǎng)聯(lián)合發(fā)布。

 

    圣之空間是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和上屬單位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藝術機構,以學術研究、藝術展覽為核心內容,旨在以中國當代藝術思潮及藝術樣式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自身良好的出版渠道,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做出文獻性的梳理和記錄,并為當代優(yōu)秀的青年藝術家、批評家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間和推動平臺。

 

    本期論壇主題:新繪畫及其邊界

 

    學術主持:

    鄭娜(廣東美術館策展人)(上午)
    藍慶偉(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下午)
    杭春曉(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壇總結)

 

    主題闡釋:

 

    我們看到了更多的畫家把繪畫當成獨立的圖像制作工具,繪畫也在重新整合其他媒介的視覺經(jīng)驗和圖像、觀念的敘述方法,建立一種新的圖像修辭學,或者在歷史文脈中尋找到新的方法論。從課題和語言都在進行全面的繪畫本體的實驗,或者打破繪畫的邊界之后的延伸,多重特征的觀念疊加,變得晦澀同時更賦有視覺侵略性。繪畫不再是像偉大的思想和哲學那樣靜態(tài)的在博物館里讓人沉思冥想,今天的繪畫和這個時代一樣,呈現(xiàn)了空前的混亂,繪畫表面的皮膚和內在的細胞都在變異。信息和網(wǎng)絡化時代改變了我們觀看圖像、繪畫的基本方式,圖像的視覺化的表達代替了偉大的思想和哲學。我們看到繪畫邊界的延伸和拓展,新繪畫變得未知、不確定性、充滿了陷阱。這是今天繪畫呈現(xiàn)的最基本特征,尤其反映在新繪畫的語言中。今天繪畫的邊界在延伸,從結構到語言都在發(fā)生變化,從單一的線索演變成多重空間和敘述線索的重疊,要解碼今天繪畫的密碼是困難的,我們無法再用符號化和政治化元素來粗暴的闡釋今天的繪畫。九十年代英國YBA一代關于頹廢、戰(zhàn)栗、聳動、暴力化的末世美學,對80年代經(jīng)典的當代藝術美學產(chǎn)生了強烈的震蕩!德國新萊比錫畫派(NEW LEIPZIG SCHOOL)呈現(xiàn)的社會主義美術學院的語言特征,在他們的新繪畫語言中,POP化,日常化,圖案和凌亂空間的交織,新舊的沖突,現(xiàn)實和圖像敘事的混雜,這和新表現(xiàn)主義的歷史性的宏大敘事的語言特征相去甚遠。中國當代新繪畫中也在經(jīng)歷著這樣的變化:遠離宏大敘事、反符號化、反政治化,進入了個人化、微觀化、碎片化的解構性的圖像時代。 無論現(xiàn)在我們將新繪畫稱之為對傳統(tǒng)媒介的顛覆與超越,還是認為它是資本與市場的蓄意炒作,新繪畫已經(jīng)成為了事實,它吸收了裝置、影像、多媒體、大眾傳媒等媒介的視覺經(jīng)驗,它們從社會學、歷史文脈、當代現(xiàn)場、像素圖像時代、網(wǎng)絡、動漫、卡通、流行文化等方面延伸,在學科的分化與交融并存的當代,我們試圖從跨學科、跨媒介的角度去審視今天的新繪畫在當代現(xiàn)場中的價值和意義。什么是新繪畫?它的圖像方法和觀念是來自哪里?新繪畫的邊界在哪里?這些青年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觀念是如何形成的?藝術實踐和藝術批評如何去展開積極的交流和對話?藝術批評如何判斷這種來自虛擬的網(wǎng)絡社會和當代現(xiàn)場的圖像實驗和寫作?這些都是我們所面臨的全新課題。因此,本次論壇將焦點集中在對思想觀念、藝術語言、當代現(xiàn)場與跨學科、跨媒介的工作方法交叉的討論,希望能夠通過自由交流的論壇,促進當代藝術中不同媒介和學科之間的對話,對青年藝術家和批評家做出具有建設性的基礎工作。

 

    藝術家(論壇發(fā)言):
 

    北京:孫芙蓉(裝置) 何崇岳(攝影) 張小濤(繪畫) 卜樺(動畫) 王泊喬(多媒體)
    杭州:余旭鴻(繪畫) 薛峰(繪畫) 陳彧凡 陳彧君(繪畫、裝置) 李青(繪畫)
    西安:王風華(繪畫)
    南京:陳輝(繪畫) 包忠(繪畫)
    成都:郭燕(繪畫) 陳秋林(行為)
    廣州:黃一山(繪畫)

 

    與會批評家及機構代表:
 

    陳美伶 圣之空間執(zhí)行董事
    王春辰 博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策展人
    魏   星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策展人
    杭春曉 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鄭   娜 策展人/廣東美術館研究策展部現(xiàn)代項目組負責人
    張   冰 獨立策展人
    蔣再鳴 策展人
    方志凌 批評家
    何桂彥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四川美術學院教師
    陳榮義 湖南美術出版社
    韓   東 湖南美術出版社圣之空間
    申舶良 湖南美術出版社圣之空間
    張   鋆 湖南美術出版社圣之空間
    郝青松《北方美術》執(zhí)行編輯/天津美術學院教師 
    了    了《國家美術》雜志的執(zhí)行主編
    劉明亮 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
    邱忠鳴 博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藍慶偉 研究生/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劉智彬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曹曉光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李旭輝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張桂森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郭    赟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原志陽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

 

    其他與會藝術家:
 

    吳瑋禾 白崇民 李大方 付 泓 周 晶 舒 昊 康 妮 閻 珩 陳 蕓

 

    邀請媒體:
 

    雅昌藝術網(wǎng) 東方視覺網(wǎng) 今日藝術網(wǎng) 藝術國際網(wǎng) 數(shù)字藝術中國 99藝術網(wǎng) 藝術數(shù)據(jù)網(wǎng) 《藝術財經(jīng)》 《當代藝術與投資》 《HI藝術》 《藝術地圖》《藝術出口》 《國家美術》 《ART概》 《東方藝術》 《北方美術》
《藝術出口》 《庫藝術》 《新視覺》 (排名不分先后)

 

    現(xiàn)場協(xié)調:
    韓東 13488883488 申舶良 1589789211

 

    攝像師:
    馮禮輝 13910413779 曾凱 13810160326

 

    注: 此次論壇,系民間自發(fā)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主辦方只是提供場地和會議設備及午餐和晚餐的費用,所有外地來京的藝術家和批評家的住宿和差旅費用自理,敬請諒解。

 

    特別感謝:本次論壇由成都收藏家蒲果毅贊助部分費用


 

 

    自由交流論壇時間安排表

 

    1、自由交流論壇組織

    A.名稱:自由交流論壇
    B.地點:798藝術區(qū)圣之空間
    C.時間:2009年4月24日9:00 – 18:30
    D.主持:鄭娜(9:00-12:00)
        藍慶偉(13:00-18:10)
        杭春曉(18:10—18:30 )


    2、研討會程序

    A.圣之空間執(zhí)行董事陳美伶簡短發(fā)言;
    B.由張小濤介紹論壇的構想及與會人員;
    C.由主持人引出論壇設立的討論命題;
    D.論壇采用主題發(fā)言和自由討論的形式;
    E.論壇首先由藝術家對創(chuàng)作的陳述;然后由與會批評家和藝術家提問;
    F.主題發(fā)言結束之后,進入提問階段;
    G.論壇主題發(fā)言完畢后,由主持作簡短穿插評議,不再另設評議人;
    H.主題發(fā)言嘉賓11個,發(fā)言控制在30分鐘內;
    I.論壇結束之后,研討成果將集結成書出版發(fā)行

 

 

 

    3、論壇發(fā)言時間表:


時間
發(fā)言人
主持人
備注
900910
首先請圣之空間執(zhí)行董事陳美伶致辭,再由張小濤介紹論壇構想及與會人員
 
 
9101120
孫芙蓉   何崇岳   郭燕
卜樺   王泊喬   黃一山
鄭娜
按姓名先后順序發(fā)言
11201200
提問和討論
 
 
12001300
會間休息(午餐)
 
13001440
李青   余旭鴻 薛峰 
   陳彧凡陳彧君(擇其一)
藍慶偉
 
 
 
14401510
提問和討論
 
 
15101535
王風華
藍慶偉
 
15351605
提問和討論
 
 
16051650
陳輝 包忠
藍慶偉
 
16501710
提問和討論
 
 
17101740
張小濤
藍慶偉
 
17401810
提問和討論
 
 
18101830
總結 杭春曉
藍慶偉
 

 

    晚餐時間: 19:00 (18:40出發(fā)前往)
    地點: 眉州東坡酒樓(望京店)朝陽區(qū)廣順南大街10號(望花路口)
    電話: 64732080 64736126
 

 

【編輯:霍春?!?/p>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