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奢侈品與藝術圈:若即若離,一路并行

來源:藝術與投資 作者:杜卡 2009-02-26

  過往20年來時尚奢侈品牌與當代藝術的聯(lián)姻已經(jīng)司空見慣。而改革開放之初,當中國開始復興民族藝術時,肯定未曾料到日后的全球奢侈品產(chǎn)業(yè)會成為支持甚至推演本土藝術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品牌紛紛瞄準中國,一邊展示產(chǎn)品,一邊與本土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多元合作。這種品牌實踐的風生水起在中國還只是近幾年的事。奢侈品牌拼命往藝術圈里鉆,要的就是那個看似虛無縹緲卻能帶來真金白銀的“藝術氣質”;藝術家則嘴上雖不說可是心里都個個明白,成為時尚明星幾乎就等于搭上火箭:名利雙收!即刻到達! 急于建立聲名和財富的中國藝術家與要在中國創(chuàng)建良好聲名以及更多財富的西方奢侈品牌;這種無可救藥的一拍即合,讓二者成為雙生姐妹,一路并行。天然的雙贏關系,牽引著奢侈品與藝術圈的不斷合謀。

  然而,即使奢侈品有藝術感,像藝術品似的,用藝術形式包裝的,甚至是對某些藝術圈產(chǎn)生影響的,但它仍然不是藝術。而藝術家之所以是藝術家,正因有著獨立自省的審美和非功用性的思緒。不可能相互成為對方,恰恰才產(chǎn)生了這綿延不絕的若即若離的友好張力。

  

  2008年11月15日,北京夜間氣溫已到零下,但798藝術區(qū)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前人聲鼎沸。超級法國名牌迪奧(Dior)與22位中國藝術家舉行“Christian Dior迪奧與中國藝術家”展覽開幕。迪奧品牌創(chuàng)作總監(jiān)約翰·加里亞諾(John Galliano)親自出席,國際女星查理茲·塞隆及“007皇家夜總會”邦德女郎伊娃葛林現(xiàn)身,張曼玉、林志玲、湯唯、趙薇、李冰冰、張靜初、桂綸鎂、名模呂燕、杜鵑等都穿著單薄性感衣裳前來捧場,男影星張震、中田英壽、陳坤的低調奢華亮相也引起陣陣尖叫。迪奧的這場秀,把時尚、奢侈與藝術,諸多環(huán)節(jié)的巧妙對接,做得淋漓盡致。

  踏入展廳,最先映入眼簾的并非一件華服,而是藝術家黃銳所做的一件奪目的珠簾裝置《白云無盡時》。每一扇珠簾都標識1947到2008的數(shù)字。接下來一一看到王度、張洹、李松松、劉建華、鄭國谷、盧昊、顏磊、張曉剛、王功新、劉韡、榮榮和映里、邱志杰等藝術家受迪奧之托,特別創(chuàng)作的二十多件Dior主題作品,被放置在葉錦添設計的凡爾賽宮風格的法式庭院空間。迪奧這次看來是鐵了心。不甘愿只做贊助商,而是企圖參與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進程。

【編輯:姚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