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國子監(jiān)、成賢街……”在京味兒十足的地界突然冒出了個類似798的藝術區(qū),無論對老北京還是年輕人來說都是件新鮮事兒。昨天下午,記者專程探訪京城新興藝術主題區(qū)——“聚敞藝術中心”,用鏡頭瞧瞧這座隱匿在紅墻碧瓦之間幽深胡同盡頭的“LOFT”長成啥樣。
“聚敞藝術中心”總面積約為13000平方米,前身為中國機床制造廠,有著上世紀50年代至今不同時期的禮堂和廠房。因為兼具框架結(jié)構(gòu),大開間,獨立性,私密性好,層高4-8米,可自由隨意分割,可根據(jù)行業(yè)特點打造等國際流行LOFT格局特征,且位于北京傳統(tǒng)文化地理位置的核心區(qū),一批眼光敏銳并具備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藝術家們開始把視野轉(zhuǎn)向這塊寸土寸金的京城腹地。但想在這塊有著近千年歷史,最中國、最北京的地方,讓“LOFT”、“文化公園”等洋味兒十足的理念生根發(fā)芽甚至開花結(jié)果,單憑流于表象的幾個概念和貌似“798”的空曠廠房,顯然勝算不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第一家藝術團體進入這個門牌為方家胡同46號的大院開始,小半年的事實初步顯示,北京城的這塊寶地面臨外來文化形式的沖擊顯示出了難得的包容性。而準備在這塊寶地上大干一番的新藝術家們對如何經(jīng)營藝術區(qū),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前瞻。正如眼下院子里入駐的最大一家藝術團體的帶頭人——北京現(xiàn)代舞團團長張長城所說:“我們愿意把事業(yè)作在這里,就不僅要考慮皇城文化深厚底蘊給我們帶來的實惠,同時也要對‘狹窄無處停車的胡同’、‘漫天雜亂高壓線’的客觀條件有清醒的認識,還得有化解問題的勇氣與信心”。
或許這一點,對咱老百姓來說挺欣慰。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