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洋心理視像主義影像作品入選佛羅倫薩雙年展,是中國影像作品首次入圍該國際性大展,其藝術代表了中國當代影像藝術觀念的獨立潮流。
于曉洋在86年北京80平米展廳展出作品宣言中明確提出'用'通過主觀變異成的物質世界,表現(xiàn)人的多層次的精神空間。于曉洋作品創(chuàng)作出第五維空間--心理空間,并就由他們研究,剖析了第五維空間的三個構成部分,強調了創(chuàng)作心理空間、欣賞心理空間、作品內涵心理空間的三位一體的關系,使一種擺脫規(guī)定的自由欣賞產生了,由此,新時期攝影新現(xiàn)象中出現(xiàn)一系列新觀念攝影,從欣賞上得到了肯定的定義。他們像做游戲一樣,制造出了一個常常令人驚奇而又虛無的物質世界,但始終談著一個真正的道理,而讓人們忽略了對影像體系虛假性的批評、管理,這種建立在唯物上的"唯心"讓我們有些費解,但人們還是接受了。的確,這里的影像體系就該是非客觀的、非理性的、超階級現(xiàn)實的。那是我們人類的精神活動,是我們的夢幻。我們的意想,我們心靈中的愛與恨,是我們人類的心理視像,一種比真實更為真實的藝術,一種不容偽造的真實。發(fā)現(xiàn)并照搬現(xiàn)實的物質環(huán)境,攝影比其它藝術門類理具重視,然而,照搬人的心理世界就不容易了,它必須通過一定的特殊手段和語言來完成,他們從事藝術活動和對付意識活動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的主觀有將客觀存在的事物意象化和符號化的功能,并能在意識中完美或近于完美地再塑新的物質世界來代表、想象我們生存空間的存在。人的精神意識往往沖出肉體的束縛,飄進非現(xiàn)實時空虛構的主觀的"自我"天國,用臆想,夢幻演示同現(xiàn)世界有關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相混淆的新游戲,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見《新投擲點》從而,他們正是發(fā)現(xiàn)和利用人腦中的分解再塑的特殊功能及臆想的內容和方式,找出了一個進行藝術制作的手段。由于反映人類的心理世界,他們的創(chuàng)作所涉及的范圍就十分廣博,在表現(xiàn)社會心態(tài),個人情緒和人性等諸多領域里所呈現(xiàn)出自由、深刻的狀態(tài),影像體系的虛假和心理狀態(tài)的真實就如同藝術家自身存在于矛盾中一樣,充滿了魅力。以上這些創(chuàng)作觀念及其作品得到了國際評委會的認可,并于2009年1月16號向于曉洋發(fā)出了參展邀請。
佛羅倫薩雙年展將展現(xiàn)各國藝術大師風貌
第7屆意大利佛羅倫薩雙年展將于2009年12月5日-13日于文藝復興時期的達巴索古堡(Fortezza da Basso)舉辦,屆時將有70多個國家的幾百名藝術家參展。各種不同地域、風格和語言的"文化之間的對話",將展現(xiàn)近兩年來世界各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最新浪潮,推出未來藝術先鋒。
本屆雙年展得到意大利共和國總統(tǒng)的大力支持,以及意大利文化部、托斯卡納行政區(qū)、佛羅倫薩省和佛羅倫薩市等官方部門的鼎力相助。從藝術家所在國的大使館也得到了充分認可。
本屆雙年展主席為國際著名策展人Pasquale Celona。國際評審團包括:2009年佛羅倫薩雙年展藝術總監(jiān)Stefano Francolini,國際博物館館長Matty Roca,法國巴黎藝術史教授和批評家Dominique Edoqard Baechire,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術館長Gregorio Luke,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Rosa Tejada,意大利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館長Bianca Laura Petretto。評委會藝術策展人Sandra也于2008年12月專程訪問中國藝術界。
聯(lián)合國于2001年正式認可佛羅倫薩雙年展為聯(lián)合國"文明之間對話"的正式合作伙伴。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對此說道:"我相信,對于不同文化和傳統(tǒng)的人們來說,不管他們是生活在世界的相反的兩端還是住在同一條街道上,對話是互相了解的一次機會。藝術家在和平之路上扮演著極為特別的重要角色。"
佛羅倫薩歷來以當代藝術而聞名于世界藝術史
佛羅倫薩一直是以盛產當代藝術家而聞名于世。在佛羅倫薩的天才花名冊上,聲譽最著的有詩人但丁、彼特拉克,寫《十日談》的小說家薄伽丘,寫《君主論》的馬基雅維利。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達芬奇首先打破當時沉悶的基督教藝術,在藝術中引入人文主義要素,突出人性的亮點。他們的所作所為,在當時都屬于離經叛道,都是當時前衛(wèi)藝術潮流的帶頭大哥,引領著風格走向。世界藝術史記住了他們的功績,佛羅倫薩至今處處可見他們留存的藝術品和遺跡,其中,美蒂奇家族在達巴索古堡舉辦展覽,收藏藝術品,功不可沒。
佛羅倫薩在成批輸出世界級天才、由精英藝術締造城市文化景觀的同時,其市井商業(yè)圖景、藝術品收藏也讓人目眩神迷。
意大利頭號收藏家兼古董商路易吉·貝利尼這個在歐洲藝術收藏界聲名顯赫的家族的第17代傳人,意大利政府騎士勛章的獲得者,外表很像中世紀版畫上那些雄心勃勃精力旺盛的古董商。貝利尼家族從18世紀開始從事藝術品收藏,擁有近二萬件文藝復興及其他時期的藝術珍品,在意大利、美國、英國和法國共建立了五座私人博物館,這座"since 1704"的佛羅倫薩老館,藏品最為豐富,有油畫、雕塑、家具等各種藝術品共五千多件。路易吉·貝利尼說,美蒂奇家族發(fā)掘了米開朗基羅、援助了拉斐爾,在他們之后,他的祖先雅可布·貝利尼、貞提爾·貝利尼共同開創(chuàng)了威尼斯畫派,支持了提香。他認為,在投資藝術和推動藝術發(fā)展方面,自己的家族像美蒂奇家族一樣為佛羅倫薩作了"應有的貢獻"。
佛羅倫薩與威尼斯:各有千秋的雙年展
佛羅倫薩雙年展和威尼斯雙年展有很大的不同處。第一,他們的歷史不同。威尼斯雙年展大概有100多年的的歷史,它到目前為止已經有54屆。佛羅倫薩雙年展有14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過7屆。第二,威尼斯雙年展由意大利政府提供資助,政府每屆拿出三千萬的資金來支持威尼斯雙年展。而佛羅倫薩雙年展是個人支持,藝術家需要到各地尋找他的贊助商來支持他參加佛羅倫薩雙年展。第三,威尼斯雙年展是"命題作文",策展人將一個展覽館或者一個展覽項目定出一個主題,藝術家必須根據該主題創(chuàng)作自己不同的藝術作品。佛羅倫薩雙年展是完全言論自由,沒有限定主題、語言、藝術形式,也沒有限定藝術家的背景。第四,威尼斯雙年展由一個個國家館來進行分類的。而佛羅倫薩不同,是將所有的藝術家都集中一起展示。舉例來說,在美國藝術家的旁邊展位可能是一名法國畫家,而他的旁邊展位卻在展示著韓國雕塑。不同語言和不同國籍的藝術家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都會互相交流作品。
最為重要的一個區(qū)別,就是佛羅倫薩雙年展的重中之重,放在甄選出即將成名的藝術新星來參加雙年展,而威尼斯雙年展是展示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作品。佛羅倫薩雙年展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國際評審委員會,吸引到很多國際上著名的藝術批評家嚴把藝術質量關,到世界考察、遴選各國優(yōu)秀藝術家,帶回來提出名單,集思廣益,評審出那些世界上最有資格參加雙年展的藝術家。不過,每屆雙年展也有許多創(chuàng)造了藝術史的藝術家前來參展。
入選雙年展藝術家必須提供很高質量的、具有鮮明風格特色的作品
雙年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作品要非常高的質量,毫不含糊。等到藝術家把他的作品和簡歷等郵寄到雙年展來,國際評審團就開始進行評審他是否有資格參展。一旦評審團認定他的作品具有很高質量,而且允許入選雙年展,那么他就要去尋找資金和贊助,使他得以參加這個佛羅倫薩雙年展。雙年展的宗旨是允許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來參展,包括繪畫、攝影、雕塑還有其他的行為藝術等等,但是架上繪畫仍然占很大比例。
參展藝術家需要尋求贊助支付費用
藝術家入選之后,需要支付費用來參展,但是藝術家可以尋找本國企業(yè)贊助,幫助他支持這個費用。佛羅倫薩雙年展也有一個項目,與藝術家進行合作,幫助藝術家來尋找贊助商。一位藝術家甚至可能會找五個贊助商來支持他參加展覽會。根據以往經驗,雙年展曾經有過60\\%的藝術家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參加雙年展。
中國藝術家面對佛羅倫薩雙年展
在2007年佛羅倫薩雙年展,中國藝術家趙文華獲得了繪畫類的大獎。他創(chuàng)作了兩幅作品:《視野》和《甬道》,這是系列作品《城市影響》當中的兩幅。經過評委的認真評判,從幾百名藝術家當中評選出繪畫類15位藝術家入選,其中就有趙文華的作品。趙文華也是第一個參展獲獎的中國藝術家。在他之前,只有一個臺灣藝術家曾經參加過雙年展,中國大陸還沒有。這個展覽人數雖然眾多,亞洲的藝術家還是鳳毛麟角,非常少。09年雙年展,于曉洋入選之外,還有著名藝術家舒勇先生、雷亮先生入選。
雙年展策展人桑德拉在訪問了北京之后提議:這一次我回到佛羅倫薩之后,就要跟評委會、批評家和機構負責人進行協(xié)商和報告,我會將我在北京接觸的藝術家、事件和藝術思潮都反應給評委會和委員會,由他們具體商定一個可行的方案,專門針對中國區(qū)域在佛羅倫薩雙年展上的實施,我們也想介紹更多的藝術形式,比如說攝影、數字藝術等等,在北京我看到了很多中國這方面的藝術,他們做得非常好,我希望都把他們介紹到雙年展,向全世界進行展示。
佛羅倫薩雙年展希望在09年雙年展上邀請中國的藝術家前來雙年展,可以考慮開辟中國區(qū)域,考慮其規(guī)?;蛘呤钦故厩闆r,專門由中國藝術家組成。此事正在初步的商定當中。雙年展還期待著佛羅倫薩雙年展在09年的時候可以有7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guī)硭麄兊淖钚鲁晒袔装倜囆g家前來參加活動,將佛羅倫薩雙年展辦得越來越好。中國的藝術界向國際打開的門戶還不是很廣,雙年展希望吸收接納更多優(yōu)秀的中國藝術家及其作品,讓更多的中國藝術家也有機會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自己。
【編輯:姚丹】